每日一省 第605天
阅读收获
1重新认识孤独
什么是孤独
孤独是我们每个人作为单独的个体所存在的、与其他生命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是无人能懂的内心感受
孤独的三种类型
自我封闭性孤独:也叫自我隔离性孤独,表现为性格自闭,不会主动抓住机会,不会主动与人产生联系,不愿意展开社交
被动孤独:表现为感觉孤独且不安于孤独,总想逃避孤独
主动孤独:表现为安于孤独的状态,体会到的是积极甚至极致的享受,这就是恰如其分的孤独
反思:这三种孤独中后两种我感受深一些。
孤独背后的自恋状态
孤独的背后常常是缺乏与人深度连接的自恋状态
自恋状态常表现为"自我牺牲"与"受害者情结",不承认自我获益,在人际关系中缺乏合作
反思:对老公陷入自恋状态表现为不合作的感受很明显,可能我也有。
定义与接纳自己
对自己的定义决定了你的关系
了解自己一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自我成全与自我成就
昨天听了陈老师讲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的讲座,特别受益。
我们知道我们不完美,我们知道我们会做的不多,喜欢我们的人不多,但是我们通过努力让我们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喜欢我们的人越来越多。
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也就是具有正性的核心信念的人,一定是一个勇于探索的人,愿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愿意去探索未知的自己,愿意接受失败,愿意承受挫折,愿意享受成功,愿意看到进步。
四种自我模式
2厘清与他人的关系
忽视的三种类型
需求忽视:对我们的需求视而不见,或看不见真实的我们,按照其本人意愿强行曲解我们的需求
情感忽视:因不被理解而带来孤独的感觉,对方从主观上忽视我们的情绪,甚至用忽视来攻击或控制我们
价值忽视:他人对我们的贡献和价值不给予正向回应,或干脆不回应
讨好
讨好的关系里没有获益者。
讨好者小心谨慎,容易将自己不愉快的方面投射至他人的精神表象上,这个过程时常充满冲突
讨厌
我们可以透过讨厌看到其背后的动力。有的讨厌源于我们欲罢不能的喜欢,有的来自我们内在的挫败感或自我否定的投射等等。
嫉妒
嫉妒是一种在与他人的比较、竞争中稍有不足,便借此否定自己、忌恨他人的情感
我们应承认嫉妒是一种天然的本能,只有接纳自己的平凡,不过度贬低或夸大,嫉妒才可以转化,释放更多善意
3实现恰如其分社交的五个原则
做一个愿意为他人鼓掌的人
尊重自己,同时尊重他人
要有循序渐进的分寸感
向对方表达善意
遵循价值交换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