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每一天]第307天 2017.9.17
纠结的中国式教育
俺家孩子在读初中了,这天找我背古诗: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背古诗,背得还廷溜,吾心甚慰。我深知,学习的奥秘,背是一回事,理解又是一回事。于是我问她,这首诗的意思,意义。
有一个句子难住她了:枳花照驿墙
她不明白,我说你要搞明白这句诗的意思。她说:“又不会考试,明白它干什么?”……我跟她说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精神。孩子说中国就是应试式教育……。
是的,好多次,孩子以不会考试为由,对一些知识点不会深究。
其实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数学成绩比较好,是因为我对数学的兴趣比较大。记得当年小学升上初中,我拿到初中的数学课本,我就把数学课本后面的习题用小学的解题方法解答出来,对答案发现一道也没有错。那种开心、自豪旁人不会明白。有兴趣的学习是开心的、快乐的。
不知不觉,孩子也读初中了。孩子有一定特长与爱好,如运动与美术。还对很多事情保持热心与积极的态度。但孩子在深圳读书,压力可能是全中国最大的,因为深圳外来人口多,所建学校远远跟不上需求,于是很多孩子高读不上公立高中。能读公立高中的只有一半幸运儿,如果要读优秀的“八大中学”那不到在读学生的十分之一。
所以你会发现,压在孩子身上的压力异乎寻常。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在请家庭或上补习班,后面的要追赶前面的,所以要参加补习班,前面的也生怕给后面的超越,也在上补习班。有一个补习班就分基础班,提高班,尖子班。
然后,学校也会用数据告知你,如果你不好好努力,就真的考不上好学校……。如果没有好的高中,就没有大学,然是就没有然后…。
应试教育下,孩子就是为了能考上某个学校而学习,路走着走着就失去了初衷,我做家长的也非常纠结。竞争异常激列,升学率低。这种压力压在每个孩子头上,每个孩子每个星期都奔波在各个补习机构当中,各样运动,各样聚会通通再见。孩子也希望过年不回老家过年,留在深圳好好学习,向前追赶……。
我无意说应试教育好与坏,有得必有失,我也没法改变孩子身上的压力。但我希望能在压力与兴趣之中找到一定平衡。
最后,孩子,我的想法是,只要你努力了,问心无愧了就好了。有些事情不需要一定。当然可以不读书,但千万不可以不学习。永葆学习兴趣,永远保持一份好奇的心。或者比成绩还要重要。最后:祝孩子们,拥有一个灿烂的前程!祝你们到了八十岁依然保有一颗追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