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第一章《心理治疗师怎样倾听》,内容却讲的的不要怎样去倾听。"治疗师应该像一面镜子似的,只是将来访者所说的内容及内涵`反射'回给来访者。这种观点常被误解为,治疗师总是要保持冷静,沉默寡言的…连初次会见是该不该握手、能不能微笑',都要逐一斟酌,有时还拿担不定,他在担心这些举动会不会污染了双方的关系;好像在两个活生生的人之间,关系变成了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可以用一次控制一个变量的方式去调控"
昨天读的内容是如何倾听,但其实重点是在如何回应。引出的议题是生活中我们如何听并回应孩子,如孩子回家来报怨学校、老师、伙食、室友、作业多等等等,我们大都选择的是讲个道理:现在的环境就是如此,大家都一样啊,要学会克服坚持之类的吧。
道理是对的,可以说服头脑,但未必说服得了孩子心里的烦燥、恼怒、无奈、倦怠,因为再正确的道理也不可能让那些不好的感觉消失,甚至也不会让口出此言的父母们消解掉自己心中因此升起的焦虑担心。
"象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去回应",人就是需用情感和一种用感觉来活的物种,但我们都有意无意的回避这些,讲感觉说感受成了矫情的注解,说感觉是脆弱的沉溺的,甚至是不接地气之类的。但其实,当我们想想当初自己恋爱时的对象让自己如此心仪欢喜,到如今成了左手摸右手,当然有太多种关于亲密关系的说法和理论,但最终是感觉变了或没了,而正是这个说不清道不明也看不见的感觉在野响甚至操控我们的生活。
喜欢"活生生"这个词,这本书里讲到了天性一词。现在有太多的理论从各种渠道来到我们眼前。这是便利与发展,但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如果没有相对系统的了解,太多太杂会让人混淆,太多的参照反而让人不清晰,带来焦虑,这种现象是存在的,比如我们的孩子在被人打了,在保护自己和如何对应上要不要教孩子也打回去呢?我们都经历过一个模糊的阶段,同样孩子也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是不会就这样的问题来教授我们什么的,那时只有后果,但我们的父母从不为此而焦虑过。所以问题不在于该不该打人上。而是现在身为父母的我们的那些焦虑,而且远远不止打人这件事,从幼儿园到高中到大学,层出不穷。
这是个焦虑的时代,所以还是会回到如何回应孩子上来。养育孩子没有任何一本操作手册。还是要回到我们的天性上来,而天性可以从一个小小的视角去理解下,就象我们的孩子在刚出生时,我们并没有学习如何做父母,但我们可以凭直觉知道孩子是饿了,尿了还是困了,然后去给他所需要的回应,给他吃给他换哄哄他。这个天性就是以身俱来的。
就象书里谈到,"治疗师唯一可以借助的工具就是自己",就是在使用自己的天性和身体觉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