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荣强
卡耐基指出:“我们所看到的所有成功者的成功,其实都是他们的思维的成功。”
卡耐基指出了人与人之间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专门接受什么思维的培训、教育和训练,虽然我们过去所学习的许多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历史、物理,甚至体育,都包含着思维的训练,但是,思维训练只是附带的馈赠,额外的回报。
最近买了一堆书,其中有两本是《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和《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这两本书的作者,不约而同地在书中提到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元问题”。
《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一书的作者是吴毅,重庆市人,1958年生,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出版过《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等著作,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是一本社会学著作,但它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生动展现了农村基层政权以及村,组和农民个体多方面多层次的工作和生活实态。据网上的介绍说,该书人物鲜活、情节曲折、可读性强,同时又对描述的对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释,是对当下中国农村的不可多得的“深度描写”。
作者吴毅在开篇的“致谢”中写道:
“后来的田野经历告诉我,以个人或小团队之力,其实很难完成如此复杂与宏伟的任务,要弄清楚所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然后再给出‘怎么办’的答案,是一项涉及面广、需要多人分工协作的系统工程。依我个人的特点,通过力所能及的深度调研去揭示乡镇政治的运行实态,并对之做出理论解释,不仅更加实际,可能于学界和政策研究部门也是一个更有价值的贡献。”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作者是兰小欢,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副教授,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治经济。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广泛采纳各领域学者全新研究成果。人们常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评论声称,通过阅读本书我们能对政府的一些经济行为有一个初步了解,让我们从一个对中国经济了解浅显的“外行”转变为能够系统了解中国经济政策变化过程的“内行”。
作者兰小欢在该书“前言:从了解现状开始”中写道:
“本书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当不可避免涉及‘怎么办’的时候,则注重解释当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对读者来说,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上面我抄录了两本书中各自分别提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元问题”的段落,现在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他们两位教授都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论——“元思维”。
“元思维”是一种根本性的思维模式,更是一种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不论是专业学术问题的研究,还是日常工作生活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我们都必须针对研究课程、对象、任务,聚焦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三个问题上。这三个问题将把我们的思考引向不同的方向:
是什么:描述事实
为什么:分析原因
怎么办:提出对策
“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三个问题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我把它们命名为“元问题”,即根本问题、基本问题。而围绕着“元问题”展开的思考及解决这种方法论和思维模式,就是“元思维”。
“元思维”是迈向成功的阶梯!
如果你希望升级自己的思维模式,彻底打通思维的底层逻辑,那就好好地学习“元思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