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做的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来到大凉山的西昌索玛花小学参加志愿者活动,为今年秋季将在索玛花公益小学支教的80多名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顺利完成了语文统编教材的培训和试教点评工作。来到彝族山区,走进彝族家庭家访,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相处两天,让我对公益教育和边远少数民族山区志愿者活动有了一次体验和理解。
出行
这几天四川遭遇百年不遇的连续暴雨,在我们出行的前几天,通往目的地索玛花小学的雅西高速公路因为泥石流而关闭抢修。我们密切关注着天气的变化,连续的降雨,路上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08年的大地震,石棉县处在地震带上,很多山地在那次大地震中被震松,专家预测在未来很多年将伴随次生地质灾害。而因为恶劣天气导致的飞机停航,火车停运的状况下只能选择自驾或乘坐客车。
出行前一天,高速公路完成了抢修,可以通行了,我们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下午,突然看见微信上各大媒体报道晚上和未来几天将有连续暴雨,前几天的暴雨杀了回马枪,又将袭击四川地区,告知民众非必要尽量不要出行,更不要到山里去。
我的心一下子又揪起来,家人也为我的出行担心起来。
尽管担心,但应诺了的事情,就要尽量做到,何况是自己主动参加的志愿者活动。
我们按原计划出发了,同行的数学老师的先生自驾送她过来,我搭他们的车,早上11:00出发,晚上6:00到达了索玛花小学,还好一路上还算顺利,没有遭遇大雨和堵车,但在路上看到了泥石流滚落到路边的巨石和已经被清理到路旁成堆的淤泥,还是有些担惊受怕。再仔细看看途经的山区,山上植被都是不成才的灌木丛,可见土地贫瘠,偶尔看到山坡上绿色中间突然白了一条大裂缝或一大片,那是因为山体滑坡,地表消失后露出的山体,是泥沙和一些石块构成,难怪这里的山体疏松,再加上地震后遗症,一下雨就容易发生泥石流。
家访
索玛花公益组织的负责人黄校长接到我们,稍作安顿,晚饭后,我们提出这次给老师们培训的困惑。我们不知道这里的学生情况,不好把握培训的起点。黄校长建议我们去学校旁边的几户人家做一下家访,他马上做了安排和联系。
走进第一户人家,房屋是泥土墙,盖青瓦,土墙围起一个小院,泥地。迈进围墙上的一个木门框,小院湿湿嗒嗒,垃圾到处乱扔。下着小雨,空气里混合着不可言状的臭烘烘的味道,一阵阵袭来,再走几步,就基本适应了这里的怪味。
进到屋里,这户人家就一间屋子,没有隔间,屋子中间靠左一点的地方挖了一个坑,留有燃烧后的灰烬和未烧完的木材,土坑灶的上方有一根横梁,已经被熏黑,横梁上垂挂着黑乎乎的绳索,末端系着挂钩,大概是用来挂锅之类的,这就使他们家煮饭的地方了。旁边放着一盆煮好的土豆。
我很奇怪他们怎么不垒灶?农村里那种常见的柴火灶,在这里并没有。
明明是屋里,但地面湿滑,还有一些小坑凼。
屋子里有四个孩子,一个父亲。最大的一个是姐姐,抱着最小的妹妹,还有一个大概四、五岁的小女孩站在一旁。三个孩子在哭,嘤嘤地哭,偶尔边哭边咕哝着,说的是彝语,我们听不懂。
在屋子右边挂着的一块花胶布旁,有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男孩,正在吃饭,所谓的饭,就是一个脏脏的大碗里的小半碗白稀饭,清汤寡水。那个小男孩只顾着埋头喝稀饭,吃他的。上身光溜溜的,只穿着一件已经看不清颜色的破衣服,薄棉的,敞开着。小男孩瘦瘦的,脏脏的肚子和身子在他一抬手间就全露出来了,赤脚。小男孩始终没有抬眼看我们,我也不太敢多看他。我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连问了几次,小男孩没反应,头也不抬,我不解地看着带我们家访的赵老师,赵老师解释说这个小男孩今年9月才上学,他听不懂汉语。
哦,原来是这样。
这里的孩子在上学之前说的是彝语,他们的父母大部分是文盲,他们要上学后才学习汉语。汉语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学习外语。听支教老师说过这里的孩子经常考零分,我现在能理解了,语言就是最大的一个难关,也知道了为什么这里的孩子识字非常非常困难,教了好多遍都记不住,今天记住了明天又忘了。
带我们去的当地的代课老师赵老师和这家男主人用彝语交流着,这个彝族父亲看看我们,和赵老师回应着。他满脸黑红,虽然是晚上灯光下,但还是能看到他的眼睛也是血红的,雾蒙蒙的,不清醒的样子,看我们的眼光是躲闪的,说话也是嗫嗫喏喏。面临访客,他不知道说什么。
这个家,房间的隔断是油腻腻的花胶布,床是砖头垒起来放上的几块木板,然后,然后就看不到什么像样东西了,贫民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走出这家,我问赵老师,怎么没看见女主人。赵老师说孩子们在哭应该就是这个原因,这个家的父亲是一个酒鬼,喝了酒还要打孩子妈妈,妈妈受不了带着孩子跑回了娘家,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把孩子接回来,妈妈怎么都不回来了。
我想过这里的贫穷,但是我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穷,这样的艰难。
而赵老师说,像这样的家庭,在这个地区大概占了一半,还有比这更穷更艰难的。
我们去了另一家,这家就好很多了,一进院门就听见猪叫狗吠,厢房关着鸡群,走廊上有小猫。女主人正在院子里洗东西,这家有个小男孩刚从索玛花小学毕业,穿着一身运动服,笑眯眯地迎接我们,热情地给我们搬凳子,虽然凳子其实是几个硬泡沫方块。
这才是农家应有的模样,生机勃勃。
他家的屋子里有一辆八成新的摩托车,看来条件真是不错啊。
屋子里的土坑灶燃着熊熊大火,架着一口大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正炖着鸡,满屋里飘散着鸡肉的香味。
爷爷蜷腿坐在火灶旁,清瘦,满脸皱纹,戴着牛仔帽。他手里正拿着一个小鼓,这个鼓上有支架,挂有小锤,有一个金属铃铛,赵老师说那是彝族的民族乐器。爷爷对我们的到来也表示热情,我们请爷爷敲鼓给我们听,爷爷答应了,他把那个鼓整理调整了一会儿,就开始敲起来,一边敲一遍哼唱,闭着眼睛,完全陶醉在他的吟唱世界里。
这情境好像电影或书上看到的原始部落的情景:在原始部落里,德高望重的酋长或巫师,念着咒语,或唱,或跳,或击鼓,或弹琴,围着篝火,完成这一种神秘莫测,神圣庄严的祈祷、祝福、问神仪式。
我们坐了好一会儿,安安静静地听老爷爷的吟唱,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女主人,小朋友聊天,他们要吃晚饭了,我们也就离开了。
志愿者
每一年都有志愿者通过索玛花公益组织来到大凉山,到山区的彝族小学支教。一旦通过考核成为这里的志愿者,至少要在山区支教一学期。黄校长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参加这次培训的志愿者情况,80多名志愿者一部分是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一部分是工作几年后辞职来到这里的,一部分是老志愿者,继续留下来。这些志愿者几乎没有当过老师,也几乎不是教育相关专业,所以,在他们上岗前,每年的8月份,索玛花公益组织就会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需要给志愿者们进行学科教材讲解和最基本的上课技能培训。
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志愿者,或多或少都有他们的故事,不管是什么原因到了这里,大部分志愿者都是有心来做一点点事情,这份心已经足够令人尊敬。
有一位大姐从厦门过来,曾经从事的工作是在一个国际环保组织,她多年的工作是满世界跑,到了退休的年龄,就想参与一下有关教育的公益活动,就来到了这里。
在活动中负责拍照和摄影的那个小姑娘是伦敦大学影视专业的研究生,因疫情原因回到成都,她对索玛花小学的相关的公益活动进行拍照和摄影的素材搜集,计划以此题材制作一个记录片。
更多的是一些大学毕业生,他们来到这里当志愿者,磨炼自己。或许有些志愿者们是遇到了人生的迷茫,遇到了生活的艰难,他们想暂时远离都市,来到这里,给自己一个休整和疗愈的机会,给自己的成长寻得一条特别的路径。
我能感受到的是志愿者们面对着这里的孩子,面对这里的教育现状,面对自己从未当过老师的困难,大部分都非常热情认真,非常真诚,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谦虚,在艰苦的条件下,很真实地度过每一天。
我
我一直有当志愿者的想法,也许是当老师很多年的原因,面对教育,面对孩子,敬畏之心越来越重,有机会能够做一点点事情,是很开心的事情。我也没有想太多,想来,就来了。
这次任务是给老师们进行统编教材的培训,我立刻买了整套的统编教材,首先是拉通全看了一遍,然后进入到人教版的网站听教材培训的讲座,还向教研员朋友们收集教材讲座的资料,最后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分版块地进行了讲座内容的准备。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准备,我也收获很大,对统编教材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一天的讲座从早上8:00开始,一直到下午5:30,中午休息两小时。我从来没有讲过那么长的时间,结束后,嗓子痛,腰痛。
学员们更辛苦,他们听了一天,晚上加班备课,听说有学员备课到凌晨两点。
第二天,全天试教,推选出15名学员试讲,每个学员试讲20分钟,我点评10分钟,试讲内容覆盖所有年级。学员们个个都精神抖擞,使出浑身的劲儿进行试讲,我也从他们的试讲内容说到了语文课低中高段、作文、散文、识字、综合实践等课型的实操规范,举了很多案例,现场修改他们的教案环节,希望给到他们的东西,能够在9月份开学后用得上。
学员们专注认真的样子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最后一个试教的小伙子状态不大好,感觉有些不认真,试讲后他的自评是上得很随意。
我问这个小伙子,为什么上课很随意?想听听原因。
他一时说不上来,胡乱扯了一下,说这篇文章写得很随意。他选择的课文可是六年级的朱自清的《匆匆》,这一回答立刻引起了台下同学们的哗然。
他是最后一个试讲的同学,也是唯一一个给人不认真感觉的同学,一向对学员包容鼓励的我有些忍不住了,借此机会总结了两天的学习:当你选择做一名志愿者,选择做一名教师,这个讲台是神圣的,是纯净的,是不容许轻慢和亵渎的。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必须保持对教育,对孩子的谦卑和敬畏,恰恰是天底下万万不能随意的事情。
其实这些话是回答了我为什么来到大凉山的追问,既是勉戒一起相处两天的学员,也是勉戒我自己。
后记
这两天因为持续的暴雨,成都很多地方发生水灾,刷着朋友圈里各地发洪水的照片,我祈祷着各路平安。真是多灾多难的2020年。
雅西高速路有路段发生泥石流,交通再次中断,我退了买好的车票,可能会在山上再待几天,原本计划去西昌彝族博物馆看看,听说博物馆也被泥石流侵袭,不能去了。
想到过来工作量很满,就没有带书来,于是我到索玛花小学的图书库房里去找书看,一间小屋子里存放了几百册书,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推广阅读是很艰难的事情。
在讲座的时候我特别给老师们说到了推广阅读,开展绘本阅读课,对于学汉语异常艰难的彝族孩子,每天给他们讲故事,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我鼓励老师们重视阅读,建立班级小书架,去关注儿童阅读相关的信息,想办法募集优质的图画书,还把电脑里存的近千本电子绘本拷贝给了黄校长,希望老师们能够把儿童阅读真正做起来。
不能走,那就看看书吧。
学校在半山腰,我们住在高低床的宿舍里。山村很宁静,可以听到山泉奔泻的声音,早晨会被公鸡的鸣叫唤醒。推开门,会看见对面山顶云雾缭绕,久久都不会散去,一阵风过来,把雨丝吹进门前的长廊,湿漉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