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算是我第一次读这一类书籍。我不能以偏概全,首先说下我对这一本书的感觉,我还是会再去读几本类似书籍然后总结一下对这一类书籍的感觉,然后确定这一类书籍我是不是还要继续购买阅读。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本书是可以一读的书籍,尤其是对于对这类书籍有需求的人。写书的方式也比较好,章目便是问题,让你可以带着问题去读书,然后了解本章节的内容。我觉得我读书的时候吧,甚少带着目的,尤其是非考试书目。对于我来说,我读书的状态大多是:有人推荐-看下目录-评定看不看-看书-哦,这句话挺有启发-写点什么关于这句话-读完全书。
我个人不喜欢带着问题去看书,我觉得这样会有了预设的观点,对于书籍读的时候会有所偏颇。但是对于这类书籍我的这种方法可能不太实用,因为出书的时候,作者本身就有很强的目的性,而带着目的去读才会更好,更快的找到自己需求的内容。
其次,书里面提到的几个重要的概念我觉得是值得推广的。虽然这些概念都是很早之前便有人提出的,但是作者在这里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举例说明,对于有些概念的解释也比较容易理解,对于有些例子我觉得还是需要斟酌的。
最后,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是电子版的原因,有些内容的编排有些混乱,关联性和逻辑性需要加强,有些概念、理念解释的不够清楚,深刻。我觉得既然已经打算出书,就某些重要概念还是需要在解释的透彻些,为人师,要倾囊以受吧,这才称得上为人师表吧。
概念
书里面大概我总结的对我来说有触动的概念如下,可能还有些概念我没有提炼,我对那些概念可能无感,或者习以为常了吧。
知识、临界知识、知识管理、认知深度、底层思维、绿灯思维、习惯性防卫、以慢为快、反思、刻意练习、以教为学、记录、定期回顾、付费购买、能力圈、复利、概率论、黄金思维圈、进化论、系统思考、二八法则、安全空间、
在“序一准备好,在临界点爆发”这篇序言里,脱不花主要引出的是概念“临界知识”。通过举例和自身感受讲述“临界知识”(重要概念1)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序二术从简,道从心”中,徐金琪着重介绍了“知识管理”(重要概念2)的概念,让读者对知识管理的左右有了认识,尤其是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
自序中,作者通过两次转折,为我们引出了“晨修”(方法1),以及“知识管理”(重要概念2)、“临界知识”(重要概念1)、“底层规律”(重要概念3)、“黄金思维圈”(方法2)等概念
读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全书基本就是围绕3个重要概念来进行构架的,即“临界知识”、“知识管理”、“底层规律”(重要概念3),其余的概念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引申,而方法是这三个概念的应用,如果你对这三个概念依然了解,那么也就不用再读这本书了。
下面,我将针对这三个概念,将这本书打碎重组,介绍这三个概念。
知识管理
知识
维基定义:知识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
作者定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
我的理解:在这里我需要解释下我的观点,因为我并不认同作者的定义。知识是具有被应用的潜在能力的,而能不能使用,是你的能力限制,或者理解限制,而不是知识的错误。
也就是说你能不能运用,他能不能改变你的行为,不是他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问题。
知识管理
维基定义:知识管理寻求理解组织内知识被使用和交换(trade)的方式,并且将知识理解为自我引用(self-referential)与递归(recursive)的。这里递归的意思是指知识的定义处在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知识管理认为知识是一种浸润着经验的信息;而信息与特定的观察相关,它是导致观察者发现变化的数据;数据可以被观察,但并不需要如此。
在现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数量、速度都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些海量的的信息中如何有效的将信息归纳、总结,并“为我所用”,我认为这个就是知识管理。
所以作者认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而我的理解就是四个字“为我所用”。
而我觉得所谓的提升认知深度和作者所说的掌握“临界知识”和“底层思维”是一个理念,道同而术不同而已。所以大家在这里完全没有必要纠结自己到底有没有提升认知深度,你只要掌握而理解了这个知识,并能合理、正确的使用,那么这个知识对你来说就完成了第一步。
作者在这里的举例,比如斜杠青年、老鼠赛道和快车道等,我认为不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斜杠青年我会在临界知识部分用来举例,而老鼠赛道和快车道应该属于底层规律里面。
临界知识和底层规律
我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是因为我认为他们是同一个概念,而且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这两个概念。
这里是这本书的重点,而重中之重是如果总结底层规律,如何通过底层规律掌握临界知识。为什么我说他是重中之重呢,因为这两个问题既是术,也是道。互为促进。
临界知识
概念:能够带来关键性影响的知识
临界是什么意思,临界是说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最低转化条件。我理解的临界知识,就是一种哲学的概念,一个从无知道有知的转变点,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引。
底层规律
就是世界最基本的规律,就是易经所说的易,道家所说的一,儒家所说的天理…,但是这个规律难以归纳,因此我们需要找的就是最接近世界本源的规律,就是物理学家追寻的大统一理论。
关于如何总结底层规律:
我个人比较推崇的方法是黄金思维圈。如作者所说这是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利器。通过不断给自己提问,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这里我们用到了老鼠赛道的例子来说明。
首先是WHAT,也就是现象是什么—努力奔跑却在原地打转
在此是HOW,我们用了什么方法-貌似只有努力奔跑。该方法有效吗?无效。那么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最后是不断的WHY,首先确认目标-拿到奶酪,为什么要拿到奶酪?吃。那么能不能换个东西吃,而不追求奶酪?如果可以,换什么吃?
按照这种思路去思维就会发现问题的本质,而发现的这个本质就是现在这个问题的底层规律吗,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个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如果需要发现这个规律就需要在继续问WHY。直到我们发现生存是需要从外界汲取营养,这才是发现了底层规律。
关于如何通过底层规律掌握临界知识:
个人比较推崇的方法是系统思考。系统思考即思考“关系”。现在我们可以来说明“斜杠青年”的例子了。我很同意作者关于“斜杠青年”的说法---“斜杠”结果,不是原因。我不赞成为了追求斜杠而去学习。
“斜杠青年”只是一个现象,就起实质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上面说的方法找到每个斜杠的本质,这里会有大量繁杂的信息,我们需要将这些繁杂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也就是知识管理。然后通过系统化的方式,发现他们内部的联系,然后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些看似不相关的“斜杠”,其实是通过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关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源头就是临界知识。
掌握了临界知识,就掌握了底层规律,也就能举一反三的应用,在看似不一样的场合、工作、任务等等,其实规律都是很简单的那么几个,只不过,可能掺杂了不一样的系统分支,使其表象不一。而当你掌握了这个最简单的基本的规律,并且和自身的特点结合,就能够解决很多繁杂的问题。
方法
我们掌握临界知识和底层规律是为了应用,为了指导我们的生活,简化我们的工作,那么怎么才能将这些规律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呢?作者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技巧我对于这些方法和技巧的总结是:
确认目的,反复练习
有了目的以后,收集信息、咨询、记录、反思都会有明确的方向性,不会在不必要的项目上浪费时间,这样可以给自己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真正需求事情上。确认目的以后的练习才能最大效果的发挥练习的作用。
记录、反思
通过记录,反思找到自己生活中、工作中起到促进、提升作用的习惯、方法、能力,找到能给自己带来喜悦、满足、成就感的事情,然后不断的思考发生这些事情的原因,并将这些习惯、事情、方法保持下去,促进自己的发展和前行。同样,对于自己陋习,弊端也要摸索的寻找,然后改进,并且思考他的反面事项,这样既可以铲除掉自己前进路上的障碍,说不定还能发展出,新的好的习惯。
复习
将自己发现的新的知识、自己的经验教训,自己的反思结果定期回顾、复习,促进自己将这些事情形成习惯,记忆,变成自己掌握的能力,这才是最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