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清明粄

清明粄成品图

在客家,清明节没吃到清明粄,那就等于没有过清明节,那是假装在过节!

 清明粄是指每年的清明节,在客家地区,大家都要到野外踏青,趁便采摘些鲜嫩的苎叶、艾叶、白头翁、黄花艾等青草,用于做青粄。据了解,吃清明粄是我们客家地区流传上百年的习俗。

 “粄”为客家方言里各类糯米、粘米糕点的通称。艾粄因一般在清明期间制作使用,故属于清明粄。

 清明粄,是一种美味的特色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 艾草暖胃通乳,对小儿咳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用开水搅拌磨好的米粉,我们看到的很多,因为这是大家庭吃的。米粉的比例是粘米粉3:2,或者4:1,还可以微调,糯米粉还可以少点,喜欢吃硬一点的,如果米饭的米足够软,可以完全不加糯米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已经煮好的黄花艾,我家婶子准备用刀剁碎,有料理机搅拌就会更细,更好吃。 

记住,在煮艾草时候一点要加一点点的碱面,不然就不绿了,一两克就好了,千万别太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把艾草放到面粉里面搓均匀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了让清明粄的皮更Q,婶子放了一块面团在锅里煮,相当是“引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把上图的引子放在面团里继续揉搓。

还有 69% 的精彩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支付 ¥1.00 继续阅读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