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发生大肠癌的疾病统称为大肠癌的癌前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大肠息肉(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是不会发生癌变的。而腺瘤性息肉则容易发生癌变,绝大多数结直肠癌都是由结直肠的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的。在大肠癌高发区,大肠息肉和腺瘤的发病率相应地也较高。对人群中结肠镜检查发现的腺瘤样息肉加以切除,经25年随访调查,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2结肠血吸虫病
国内外有关血吸虫病与大肠癌的关系报道很多。调查表明,血吸虫病的发病率和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成正相关,血吸虫流行地区大肠癌发病率较高。癌变的可能机制为血吸虫卵在肠壁内沉积可引起慢性炎症和溃疡,并反复进行增生和修复,形成腺瘤性息肉最终诱发癌变。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在溃疡性结肠炎病变的基础上,随着年份的增长,可出现黏膜的异性增生和癌变,可无息肉阶段。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癌总的发病率为3%-5%。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发生率与病程有关,病程愈长,大肠癌的发生率愈高,病史在10年,20年,40年内的癌变率分别为3%,20%,43%;与首次发病的年龄有关,发病年龄越小,最终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就越高,与病变范围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癌变率,全大肠炎为6.3%,左侧大肠炎为1.0%。
4克罗恩病
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克罗恩病患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4-10倍。而且发生大肠癌的年龄比一般人群早10年。大多数作者认为从炎症到癌变平均为15-20年。病程长,病变广泛的克罗恩病发生癌变的倾向与溃疡性结肠炎相似,两者分别是普通人群的19倍及18倍。
5 遗传性疾病
[if !supportLists](1)[endif]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又称Lynch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它是一种常见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一方患病,他们的子女患病的概率约为50%。HNPCC发生大肠癌的平均年龄为45岁,基因携带者患大肠癌的终生危险为80%,并且经常发生同时性或异时性大肠癌。
[if !supportLists](2)[endif]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由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疾病的共同特征是大肠黏膜上广泛分布大量大小不等的腺瘤性息肉,成群密集或成串排列,其数目往往可多达数百个乃至数千个。息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不等,常密集排列。息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增大。FAP如果未及时治疗,将100%发生癌变。FAP的息肉大多在30多岁时发生癌变,未治疗者平均死亡年龄在42岁左右。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也就是说,一旦有一个患者发病,其子女就有50%的可能性发病。所以,FAP患者的家属需要通过结肠镜检查进行筛查,一旦发 现出现FAP,应尽早手术切除,以免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癌变。
结语:对大肠癌的癌前疾病尽早干预和治疗,并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有望早期阻断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