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知之始

“行是知知之始”是陶老在《陶行知教育名篇》里其中一篇的题目。他用审辩的眼光去否定了王阳明先生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主张恰恰与之相反,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用一个个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证明,从小孩子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吃了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再到富兰克林、瓦特、伽利略等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也都是在行之后才发明或者发现了什么。更加有力的证明了他的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这个知是亲知,必须是亲身体验的,有了亲知才有说服别人的资本,只有亲知才能推理,证明。所以,这个亲知,比任何大理论都来的实际。

      我觉得陶老的这一主张和现在所提倡的“体验学习”是相同的。体验学习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

    学生没有亲知,就如纸上谈兵,一切技能知识都如过往云烟,无法在学生头脑中落地生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