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两个孩子和女儿的同两个同学去逛商场,女儿大一点,所以就跟她的同学和一个家长在一起,我呢?就一直跟随着四岁多的儿子。
后来在玩具店里面,同学的家长给三个女孩买了玩具,儿子一看到他们买了一个,也一定要一个,他就挑了一个小风扇。出了玩具店,他发现姐姐有两个,自己只有一个,所以一定要回去再买一个。怎么哄都不行?我很火,毕竟都不是自己需要的,就是想要玩具而已,所以我就不理他,直接往前走。走了有十几米远,他突然追上我,狠狠地打了我一拳。我气急了,一巴掌打了回去。
他眼里都是泪水,憋的干呕,哭不出来。我也特别生气,不理他。
后来带几个孩子去书店买了几杯饮料,坐下来,我在反思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说实话,我特别伤心难过,没想到疼到骨子里的孩子,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竟然敢对我动手。
我正好在一个家庭教育群里面,有个姐妹专门研究小孩家庭教育的,我就咨询她,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的情况。
她问了我几个问题:
1.当他看到姐姐有两个玩具,他有一个时,他是什么感受?
2.我是什么感受?
这突然让我想到了以前关于亲子教育的读书会,老师说,我们一定要看到孩子的感受,接受他们的感受。于是我说,那时候他应该很委屈、很愤怒,觉得很不公平,又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所以才用拳头来发泄。
老师说,我们看到了孩子行为背后可能的想法和感受,他的行为是基于这些想法和感受而发生的。因为孩子4岁半,表达情绪和想法方面还不太会,这个是很正常的。
接下来,可以教给孩子表达想法和感受的方法,当孩子能够说出来的时候,他内心的那种情绪就会流动出来了。因为有了情绪的出口,通过肢体表达的概率就降低了。
如果情绪不能流动,就会感觉有一股能量在身体里膨胀,要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找机会和孩子沟通,先表达理解孩子当时的感受和想法,让孩子知道人产生情绪是被允许的。但是也要让孩子知道,他可以感到很生气很委屈,但是打人这个行为是不对的。我可以告诉孩子被打后的感受,看看孩子对此有什么反应,这样也能帮助他理解他的行为会带给别人什么感受。比如“当时你感到很生气是因为你觉得你只有一个玩具,姐姐有两个,你感到不公平,感到委屈,是吗?”“妈妈能理解你当时很生气,但是你因为生气打了妈妈,妈妈感到很难过。妈妈希望以后你可以告诉妈妈你感到很生气,你的想法是什么。”
或者也可以用一些更“儿童式”的语言来代替,比如:下次你感到生气的时候,你就对妈妈说:“我现在变成喷火龙啦!这样妈妈就知道你生气了,好吗? ”
经过老师的开导,我慢慢平静下来,或许是我没做好,明明知道几个孩子出来,每个人带了100块钱零花钱,肯定是想买东西的,那提前就应该给他打好预防针,比如,今天只买一个东西,或者多少钱以内的,但是我没有做到。
平静下来以后,跟孩子坐下来跟孩子沟通,表达我的难过,伤心。他坐在那里不吭声,眼睛滴溜溜转,后来跟我说,你要是给我买一本书,我就给你说对不起。其实估计他是想找个台阶给我道歉,但是我自己性格也太倔,没有理他。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怕自己独断专行,培养出胆小怕事的孩子。又怕宽容过度,形成溺爱,以后他无法无天。作为父母,都要不断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引导孩子。他们将来会怎么样,谁知道?作为父母,问心无愧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