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我们的失败》读后感

最近关于面对失败的课题确实持有恐惧的心理,当下怕什么就直面什么。

关于失败,浅显的认知中,只有那一句:“失败乃成功之母。”

这本书对我管用的是如何与失败共处,克服失败心理需要做一种练习:不要把失败当作意外,而是把它看成一项被隐藏起来的意图。

米歇尔·图尼耶在哲学科教师资格会考中屡次失败,造就了他作为小说家的成功。

人为什么会焦虑?萨特在《存在于虚无》中解释道。当我们无法行动时,我们感到的是绝望,而不是焦虑。当我们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并承担其结果时,焦虑会抓住我们。

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才明白在那失去自由的几年中,是绝望将我牢牢的抓住。

如何面对失败的恐惧?

决策者的生活充满了长久累计的错误、破灭消失的希望和失之交臂的机会时,失败就变得可以忍受了。

尼采说我们可以驾驭这种恐惧。“成为你所是”,没有人替你做这件事。你至少要尝试一下,因为即使你失败了,你也是成功的。

佛罗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论文集》中说:“再也无法在人生游戏中用最高的赌注冒险,从那一刻起,生活变得穷困,丧尸了一切意义。”因为不敢失败,只能失败地活下去。

人的伟大,乃在于他是桥梁而不是目的。”——佛里德里希·尼采

何为幸福和快乐?总是将两者混淆。

幸福是一种平和、平衡的形式,快乐则更剧烈、更分散,甚至是不理性的。

“快乐,是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完美过渡到一个更伟大的完美。”——斯兵诺莎

快乐,就是要永远关注现实,知道如何从中找到热爱:爱人的身体、洒在脸颊上的阳光、通过锻炼日益发达的肌肉,即使我深处牢房……

“快乐总是于现实联系在一起,而悲伤确于幻象挣扎不休,这是它自己的不幸。”——赛罗

原来我所追求的不过是让我更关注的现实,这与我内容是矛盾的。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是否追求的应该是平静,而不是快乐。

一个下午的图书馆阅读,让我增加了对失败的理解。也不再以失败为耻,对失败也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我们在失败中看到的是反弹、重塑自我的机会,或者发现自己可以转而从事其他事情,我们遵循的是“生成”的逻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