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害怕独处到享受独处,我觉得这是一种成长。
将书放在桌角,不一会儿,前桌转过身来,手指轻轻点着书面,问我:“怎么想起来买这本书看?”我抬首,却是从他的眸子中读到了一份理解。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从害怕一个人行动变得能够坦然的独来独往,变得不再逃避独处,而是慢慢将它带入自己的生活节奏,既能享受人群的繁华,又能妥善安顿一个人的时光。
害怕独处无外乎是害怕成为被热闹排除在外的孤独,十几岁的年纪,贯是成群结队,打打闹闹,满是欢声笑语的模样,若是行走在熙熙攘攘人群之外,难免不被觉得是个异类,可是,缺乏交际的生活纵然是一种缺陷,可缺乏独处的生活无外乎是一种灾难。沉浮在日常喧嚣尘杂之中,唯有独处能为你换的片刻喘息。独处是一种能力,为自己留出一个开阔的空间,一片放松的天地,在与自己的相处中,寻找更好的模样。
独处是一种生活节奏。如今的社会是快节奏的,高铁、火车、飞机……交通工具的便捷让你可以在下一刻出现在你想出现的任何角落。手机、电脑、平板……大量的信息通过它们挤满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多,留给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家人、朋友、伴侣,交替陪伴在我们身边,日复一日,总有那么几个瞬间让你感觉疲惫不已。如果说一天是一满格电,那么独处便是在给自己充电,在这段独处的时间里,丢掉所有的负能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缕清自己的思路,明白自己接下来想要做什么,然后整装待发。学会享受独处,方能用独处来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毅然脱离官宦,归隐田园,终寻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独处,给自己一段专注与自己、专注于生活的时光,
独处是创造的契机。一家著名的企业经历了三次重大危机,均化险为夷,有人问董事长:“您让公司转危为安的灵感来自于哪里?”董事长只说了四个字:“林中独步”,独自在公园里漫步,树叶下,寂寂,思绪如月光蔓延开来,不论是公司的危机还是生活的琐事,缠绕不开的头绪在这独处的时光中逐渐化解开来,灵感在此时叩门,无人打搅。
独处是诗意的土壤。当你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一花一叶,一草一木,都触目生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陶渊明静下来时的所听;“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是王维静下来时的所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静下来时的所想。独处的时候,你的心被静默牵引着,移情于神游,灵魂中的诗意被唤醒,一瞥一念间恰似有诗者的情怀。
独处的力量,是思考的力量、是创造的力量、是诗意的力量,更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
独处不仅仅可以是寻找一片安静的港湾,还可以是等待着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独处,和自己来一场交流,当你懦弱的时候,静下来,为自己寻找勇敢的理由;当你失意的时候,静下来,为自己寻找坚强的理由;当你放弃的时候,静下来,为自己寻找坚持的理由……独处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是幼苗蜷缩于风雨之下等待着长成参天大树;是江流汇集破开岩石等待着汇入汪洋大海;是一砖一瓦不断积累等待着盖成摩天大厦……给自己一点时间,给自己创造空间,然后坚定方向,义无反顾奔赴理想中自己的远方。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旅程中有人相伴最好,但大多时候,我们都是孤身一人,一如来时,一如去时,没有人能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们都在孤独而又努力的活着。但愿我们的孤独不会是寂寞哀怨自怜,希望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份沉静与从容,是一种无人在身旁却依旧拥有足够的底气和勇敢,是一种孤独中学会的坚强。
小的时候不懂,大一点的时候不屑懂,等到身边的朋友都被贴上了亲疏远近的标签时,才开始不得不面对孤独,渐渐得,我们体会到独处亦有清欢,人生至此不尽然。
孤独是一种情绪,独处是一种状态,不再畏惧孤独,开始享受独处,这便是一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