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其中一个案例的案主提出自己当下最大的问题是焦虑和浮躁。
她有很多事情想做,却又不知道从何做起,于是开始拖延。越拖延,越焦虑,越焦虑,越拖延,陷入了恶性循环当中。
想必这个状态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或者说曾经存在过,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为什么会焦虑?
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01 对现状不满足,一直活在未来当中。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活不在当下。
02 想要的太多,行动的太少。只想不做,想得越多,积累的压力就会越大,也就会越焦虑。
03 拖延,想做却不去做,面对困难,举步维艰,停滞不前。
如何化解焦虑?
01 急不得,慢慢来。记住时间复利曲线,要想人生有所改变,必须经历长期的积累和努力,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
02 立即行动。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将涉及未来的大目标拆分为眼前可以立即行动的小步骤,逐一去完成,慢慢向大目标靠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拆解成立即可行动的小步骤,而不是小目标,因为目标需要依赖行动去实现,行动才是最直接的。如果是小目标,可能还是不清楚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03 学习活在当下。看到当下的自己,享受当下拥有的一切,同时积极追求美好的未来。可以通过瑜伽冥想或者是正念禅修让自己逐渐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