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和别人交流时发现,如果满脑子带着想法,这样的自己什么都不可能得到。
因为自己总是想方设法的从他的反馈里面印证我是不是正确?或者是想方设法把自己的观念安利给别人,沟通时的重点就放错了地方。
正是自己脑子里面装满了各种观念,从别人那里什么东西也学不回来了。
就好比写满字的纸,可以使用的部分就很少了,而空白纸张可以让人很多人使用。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杯理论。
看不见的东西起着主要的作用。
就拿我们平时看的婆媳关系来说。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权力之争,但实际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看不见的男人——儿子,丈夫。
这个男人对家里两个女人之争,保有什么样的态度,决定着一场战争是引发大战还是消灭于无形?
而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最容易忽略的就是看不见的因素,把看得到的东西很重视,物尽其用,想发挥其最多的可能性,而看不见的就被忽略了。
沟通分为内容的沟通和关系的沟通两个方面。
我们经常局限于内容的沟通,只看到了表面,争来争去的只是内容,往往会忽略沟通的关系层面。
如果对方说了一句话,让我觉得在关系层面上不舒服,但是对方不觉得他有这个意思,怎么办?
有人跟我说:“你想多了。”
他对我会用一种像是训斥的语气,有时候让我很不舒服。
我跟他说:“你让我做的事情我都接受,但是我不喜欢你说话的语气,显得我好像是你的佣人一样。
他就说:“你想多了吧?我跟谁说话都是这样,没有别的意思。”
其实,不管他承不承认,我们讲的内容沟通和关系沟通都是存在的。
既然我觉得他这句话体现了关系上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就是存在的。
对方说“你想多了”,这句话同样也有内容和关系两个层面。
内容上是一个否认,关系上呢,这句话你觉得是在表达什么关系?
是不是觉得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压制对方。
如果他想表达“我没想让你不舒服”,他可以直接解释,或者道个歉“对不起,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让你不舒服”。
但是对方直接来一句:“你想多了”,就让人有一种关系上很不对等的感觉。
所谓关系层面的沟通,关系它就在这里。
这句话让我不舒服,但不是说把这句话改好就好了,我不舒服,是一个信号,说明这背后的关系让我不舒服。
这是现在我的感受,他可能感觉不到,这个关系他很舒服。
就等于是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他觉得舒服的关系,我觉得不舒服。我们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而这种感觉往往自己会忽略,甚至麻木,压抑。所以要重视起来,慢慢的想清楚,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