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昨天的分享,今天继续分享拖延是怎么产生的/
2、一次拖延的产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多巴胺相关活动不断产生冲动,同时前额叶又在不断抑制其中的一部分冲动。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一旦前者占据上风,导致的结果就是放纵享乐和各种拖延,后者占据上风,则这个人的生活行事都获得内在约束、克制、理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脑的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的头脑里存在着两个自我,一个是“当下的自己”,另一个是“未来的自己”。
思维过程大概是这样:
星期天下午,我儿子刚午睡起来婆婆就领他出去玩了。面对这突然多出来的3小时空档,我面临一个选择,是去看一场电影,还是去学习一下辅食知识呢?
当下的我:学习辅食知识,哎,已经做辅食三个多月了,对于基本常识、搭配、烹饪方法这些都挺熟练的了,这三小时能提高到什么程度?似乎没什么实际意义。
这时候,看场电影就不一样了,虽然也不能影响我的人生,但是我爽啊,我开心啊,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开心么?我何不今天下午就开心一下。
未来的我(前额叶):你不能这样,看电影有什么出息,好好学习婴儿辅食知识吧,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了解食材,可以让宝宝吃得更加健康、更加营养,这样宝宝发育更加健康,说不是未来还能出本婴儿辅食书呢。
我接受到未来的我(前额叶)的信息:你说的都会,虽然我现在没有去学习辅食的知识,但我从明天开始,我就做好计划,从早上开始看书,坚持个一个月,辅食知识肯定有提升,今天下午就当作战斗前的准备。
决定了,看电影。
「当下的我」在短期利益面前屈服了,把更大的希望和「更好的选择」寄托在「未来的我」身上。但明天我真的会做出「更好的选择」吗?
那就太天真喽,明天的我一如今天的我,继续把「更好的选择」留下给「更未来的我」。就这样「该做的事情」被一拖再拖,「不该做的事」却总是迅速就搞定了。未来的我「前额叶」败下阵来。
这种困扰,可以说是人类所独有的,因为对于那些没有“未来自己”概念的动物来说,它们可以快快乐乐地活在当下,根本不需要为未来做什么计划和牺牲。
人类却不同,我们是有自我和未来意识的:我们知道昨天的自己、今天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有着连续性,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今天的行为和选择会对未来的自己产生影响。
所以我们不能只为现在而活,只追求当下的快乐,我们还得为未来做打算,还需要考虑未来的快乐和利益。
那是如何利用未来的我(前额叶)的特点给它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的?将是我明天分享的内容。
到今天到这就结束了,明天我将会接着分享拖延的应对措施,尽情期待噢❤️
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我一起交流学习。
微信公众号:Tobey的小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