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诗,自我感觉还行,至少是抓住了课后习题来设计的,不敢说是抓住了重点来上课,至少是废话和无用的环节少了一些。
昨晚,我就在思考,如何上这一课,准备写完整的教案,但是翻开教案本的时候,发现我在前几天已经写好了教案,所以,我只是翻看了参考书,心里一直在思谋如何上出一节高质量的语文课,想着想着我睡着了,醒来第一件事情,依然是想着这节课。思路还是不够清晰,但是当我再次翻开看了课后题时,我突然有了一点儿思路。我觉得一节课的环节不宜太多,用王海玲老师的话说,就是不超过三个环节。所以,我就想好了该如何上这节课。
课始,我出示诗题和诗人,让学生来说,我简单板书。两首诗,我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处理的。当上到《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时,我们一起回忆了其他词牌名,如《卜算子》《清平乐》,当说到辛弃疾的时候,我让全班学生背诵了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回忆了辛弃疾向往自由自在的美好的村居生活。
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例如:个别读、学困生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方式,然后,我是这样说的,这四句诗其实描写了四幅画,这四幅画面中分别出现了哪些景物呢?学生分别说出了黑云、白雨、风、水,达到我预期想要的效果。但是课堂上也有一定的生成,有一个学生说,第一幅画面中还出现了“山”,这是我在备课的过程中所没有想到的,所以当学生说出来的时候,我几乎是否定的,我用疑问的语气反问了一下学生。此刻,我在想,对于这个生成问题,我的处理方式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我在课堂中不够机制。我应该高度肯定学生,尤其是当学生真的动脑筋时,我更应该鼓励他。
到下一个环节,我也是说,读着读着,我们的大脑中就出现了这些画面,发挥想象,你来说一说,你看到的画面。指名三名同学来说,说得还算可以。刘禹希同学,本来是一个好学生,可是最近在课堂上表现是不太好,要么趴在桌子上,要么听课不认真,那天又被我说了几句,今天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战战兢兢,生怕说错,但也能看得出来,她的大脑中又好像没东西可说,说得磕磕绊绊的,真是不令人满意。看到这样的现象,其实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个孩子的学习状态不太好,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我应该有一定的责任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里多次提到,所有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都是老师的问题,包括学习不积极等。看来,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我。总而言之一句话,我的课堂教学不吸引学生。也就是说,我的课堂没有什么趣味性可言。难怪学生不喜欢呢?回头一看,我自己喜欢自己的课堂吗?似乎也不怎么喜欢。
上《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时,我是这样说的,词里有作者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还有想到的,那么,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们完成得挺好。只是,最遗憾的是,他们总是不乐意举手回答问题,总是“坐以待毙”的感觉,其实当我叫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也差不多能回答出来,可是声音很低。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反思自己,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由于时间问题,两首诗词分别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在课中都没有提到。还有就是《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的词的主要大意讲了什么?没有指名学生来说,都是这节课所欠缺的。还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来弥补这节课的缺漏,只能在今天的晚辅导时间进行了。
时间问题、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过渡语的设计,是我今天课堂的问题所在,也是我目前课堂最大的症结所在。怎么改?如何改?需要我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地践行在教学行为中,不断地读书,总有那么一天,可能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吧。
加油吧,生命不息,思考与行动不止。一定要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