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颇为万能的运营手段,积分往往被商家寄予了提升用户活跃度,增加用户留存率,激励用户核心行为的重任。就市面上主流APP而言,设置有积分商城的占了大多数。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积分并不一定起到积极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对用户产生消极效果。
一、以积分来激励用户,结果意外产生逆反效果
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做了一个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实验发现,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当人们参与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本身对参与者的吸引力。这种外部激励不恰当产生逆反效果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德西效应”。
对于兴趣类社区产品而言,用户在社区内的发帖、回复等行为往往是基于兴趣(内感报酬),但引入外部的积分激励之后,如何应用不恰当,可能会降低用户对于参与社区互动的兴趣。
例如,某社区论坛,为了鼓励用户发帖,设置每发帖奖励固定数额的积分。然而,当用户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精华内容与其它人灌水发布的内容获得的积分都是一样时,会极大地挫伤用户的动力,积分奖励的效果也会变成反效果。
二、回馈比率低,伤害用户积极性
对于消费型商家而言,积分往往衡量着用户的在平台的消费总额。这时候积分回馈比例设置地过低,忠实用户长期消费积累了大量积分之后发现没法兑换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高额积分没法给自己带来高价值的回馈时,就会伤害用户的积极性。
比如,在某通讯运营商的积分商城中,一个价值78元的小米移动充电宝需要11750积分。这意味着,即便你每月话费100元,以1元话费对应2积分计算,兑换这个充电宝需要需要接近5年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再设置的签到、邀请好友等积分任务很难再对用户产生驱动力,积分也就基本失去激励用户的价值。
三、为了存在而存在设置签到积分等任务
签到获取积分这一功能的出发点在于避免APP被遗忘,其逻辑在于用户会通过重复的行为达到记忆和习惯的效果。
但是,如果一个APP没有设置每日更新的内容、功能或任务供用户探索,再设置一个每日签到功能让用户每日打开会造成一种“割裂”的用户体验。
例如,某些APP并非日常高频需求类产品,但还是设置了每日签到任务,而且通常每日签到只能获取一个积分。用户每天打开APP,领取签到积分之后,就陷入在产品内无事可干的尴尬境地。
这样的积分任务设置不仅仅是“聊胜于无”,而是会让用户对整个产品产生负面情绪。
可见,积分所能起到的提升用户活跃度,增加用户留存率,激励用户核心行为等功能也只有在以合适的方式设置积分规则时才能实现。对于想设置积分体系的商家而言,需要回归积分对于用户的价值本身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