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无序?
看到书名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否认的。万物怎么是无序的?如今社会不就是一个井然有序的代表吗,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门类,有各自的排列顺序。怀着这种疑惑,我打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令人惊讶它竟然是冷门书目之一。作者在每一章的开头都会使用一些趣味性的实践故事作为引子,用诙谐幽默的文笔逐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充满理性的思辨,让读者不禁赞同他的观点。作者致力于揭示新数字秩序的存在状态以及人们应当采取的态度和举措。提出了三阶秩序论,以书写文字为例:一阶是书本,只能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占据一个位置;二阶是卡片目录和索引,它们构造一阶秩序的对象代理,并指向对象的物理位置(必须比所指更精炼),这样就产生了元数据;三阶是内容被数字化以后变成了比特,造成了全新的知识组织方式。三阶不再分类,而是使用标签(包括拥有者自定义和其他用户的他定义),创造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分类。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以超文本为代表,它制造了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
全书精心融入各类耳熟能详却又值得反思的案例:九大行星、化学元素、维基百科、杜威分类法、商品条形码、语义网等等。正如泰德·尼尔森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提出“人们总是佯装能把事物从深层上变得分等级、可分类且有顺序,但实际上根本不行。一切都是深深互相关联的。”作者认为尽管人类天性中具有对秩序和整洁的追求,故而衍生出各类排序和分类方法,但我们不应惧怕无序状态,甚至要主动参与知识无序化的进程:无序恰恰会产生更多的价值;无序也会带来社群的认知和联系;秩序也将从无序中呈现其自身。作者指出:混乱即美德!作者列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在一切皆有自己的位置”这一章中,作者以数码相片为例,指出虽然从小我们一直在被培养成维持实体环境井然秩序的专家,但是这些朴素方式,将会由于数字时代的到来而分崩离析。而目前最明显的突破口,就是家庭电脑上储存数码相片的文件夹。当我们拥有成千上万的照片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以整理他们。此时数字世界告诉我们:与其每样东西都有其位置,不如让它们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例如“2 0问”小游戏表明,按照自身需求进行树状图的索骥效率反而更高。生活中许多事物并不需要明确界定,却能够通过其家族相似性揭示自身属性,表明围绕典型来组织概念的可能性。知识本身也是变动不居的,三阶秩序能够提供给人们的洞见是透过无序找寻到意义。同时作者的思路十分严谨,万事都有例外,不是所以的事物都可以适用于三阶秩序,作者指出“如果有任何事物能不为三阶秩序和无序的崛起所触碰,那应该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了”。为什么会无序?只是因为一切都是有关联的吗?不,更多的是因为很多关系都是隐性的,它们尽在不言中,有着被挖掘、分组、分类和混杂的潜能。对于我们而言,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所在乎的事物,以及我们谈论自己在乎的事情的方式。电脑能够将标签分组,只因人类的兴趣和表达方式也会分组。
既然无序是数字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越无序越好吗?不一定,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划出明确的界限。作者在文中写道:“首先是一个亲力亲为、完全的粗略分类,建立在明确例子的多面类似性上;然后才加上界限,而不到逼不得已我们不会划这一界限。在哪里划界限,界限又有多明确,完全取决于我们为谁、为什么划界限。”所以,无论是选择有序还是无序,其核心都是以用户为中心,如果用户需要的是明确的分类,有序才是最正确的做法;如果用户需要的是事物间的关联,那么看似无序的一些信息,其实它们之间的关联也是一种有序的体现。反而是那些通过所谓的有序字母表组成的百科全书等,才是真正的杂乱无章,它是一个随机按首字母排列的,内容互不相干、“无所不知”的庞大混杂体。所以,我们不应该以绝对方式对事物进行分类,或者决定在系统中包括及排除哪些内容,而应该通过创造尽可能多的合适的元数据和标签,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将万物关联,形成一个序中有乱,乱中有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