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清楚什么是(机械)记忆学习和泛化学习,泛化学习是要求你举一反三,需要你的理解,用于去解决无限的新的问题的能力,对于理科知识需要用这种方法。
2.如何进行泛化学习。多总结,多复习。不是机械的记忆一些已知情况,而是解决一些从未见过的新情况,这就需要你在脑中建构一个规律,用规律来生成从未见过的新情况。如何建构规律,通过归纳学习,就是通过对实例的观察和操作就可以增加泛化能力,比如说玩游戏的时候,通过操作看到有不同的效果也就让你自动的归纳出对该技能的认识,同理地域偏见也告诉我们人脑擅长归纳学习,但是自己的归纳学习并不一定完全是正确的,所以对于应试教育就应该将指令学习和归纳学习结合在一起使用,也就是先用定义和概念等描述性词语(也就是专家总结的指令)来大致的确定规律再通过实例来帮助大脑构建规律。对于那些比较难的知识最好就采用【以归纳学习为主,以指令学习为辅】,也就是通过做题再理解定义,再做题再理解定义这样的迭代进行,而不是背定义和背习题。两种学习都是为了建构规律,理解知识的,可以先记住材料,但是一定要有理解吸收的过程。(利用归纳学习)
3.拖延症带给你的危害就是有些完美主义在做猖,一直停留在abandon上面没有进度,正确的做法就是开始实践,做项目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此迭代。比如说做视频,写微信公众号。
4.理解就是感知(perceive)模式。模式就是可重复的共性,规律。一切知识始于经验,做题的时候通过经验来建构规律。
5.我做题的时候就容易以偏概全的利用一些局部规律,只是机械的背题,总是用以前的经验羁绊自己,也就是过拟合了。解决方法,就是解决如何做好总结;采用双例对比法,第一步,明确目标,确定一个要学习的知识点。第二步,先试着理解课本上的讲解,也就是利用指令学习的方式确定一个大概。第三步,再找到很多道该知识点的习题来做,注意做每道题的时候都要经过完整的思考,要思考出一个自己的答案为止,也就是不能一没有思路就立马看答案,这是为了让大脑明确问题是什么,从而让大脑做好自动归纳的准备。第四步,key,当做完两道题的时候,就可以停下来去比较这两道题中该知识点的共性和差异性,同时再去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讲解,这一步就是总结。同时注意这一步是为了确保给大脑充分的感知时间和足够多的情况就好。第五步,做新题,来测试自己的理解,以此调整自己的理解,随后再重复第二到第五步,以此提高自己的泛化能力到自己满意为止。
6.奥卡姆剃刀:也就是简约原则,在多个规律都可以满足经验的时候,要选择简单的假设最少的那个经验,也即是简单规律,通用性更强的。我总是用繁琐的去解题,应该用通用的方法来解题。
7.知识的一个前提:具有可泛化性,也就是说可以用起来,同时注意限定条件也是知识的一部分,也就是明确起因和输出范围。
8.几个学习误区:听一段完全不知道意思的英语来练习听力,听完后也不去查看材料的意思,这个过程也让大脑没有接受的有效的实例,这也是无效学习(这里同样可以应用于数学)。
9.学习瓶颈的突破。 用多本不同角度的教材去学习同一个知识的时候理解会非常深刻,这就是利用没见过的新实例来提升自己的泛化能力。这里也像老师经常提醒的那样错题版要时常的更新,把那些掌握的旧题剔除。误区:不断的背诵已经掌握的旧材料,以此帮助自己建构起对知识更加全面的认识,其次通过考试来提醒自己认识不足。
10.知识的存储。要睡好。神经细胞也需要调错的,所以很多任务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次迭代的过程,需要利用反复不同的材料俩训练自己的大脑。
11.有效训练。让大脑经历实际执行和反馈答案两个过程。大量的有效训练才是我们进步的关键。指令性材料是对规律的直接描述,相当于一个基础,防止大脑自动归纳出以偏概全的规律,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泛化,从而预测新的情况,但是就有一个缺点就是很容易被大脑遗忘相比于实例性材料,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扩充实例性材料,自己举例,并试图回答,最好能用该知识去解释周围的现象(比如问自己,生物演化算不算心理学的广义定义),其他的办法就是建立起新学的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联,让两个知识产生他恰和相互印证的时候,这个时候会理解的更加的深刻,这个时候就需要你联想和联系,这个时候就要知道知识的本体不被表象牵制。这两个操作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指令性材料扩展出大量的实例性材料和其他材料,从而帮助我们构建出泛化能力足够强的规律,以此来预测新例,这个时候实例性材料就不是必须的了。这就是先把书读厚(精细加工指令性材料我一直做的不够)再把书读薄。(把书读薄是一种状态,意思是指自己利用其他材料充分的理解知识点以后,大脑就可以推测其他的材料了)
12.知识巩固。以教促学,就是运用知识,有两种方式去巩固自己所学。新例预测(举个例子),装换表述(换个说法)。误区,不是单单的看自己划的重点,而是做几个新题,问自己几个新的情况或者用另外一句话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在准确的解答后,就可以巩固所构建的知识
13.首先明确自己是记忆还是泛化学习。对于泛化学习,在方式是检查自己是否已同时采用了指令学习和归纳学习两种方式,注意勾画了轮廓还要去填充,也要避免盲目填充导致以偏概全。在材料上检查自己是否有提问又有回答的有效实例,以及是都使用了已经掌握相关名词的有效指令,遇到瓶颈的时候检查自己是否需要扩充新的材料以及要克服旧认识对新材料的抗拒,学习后要坚持自己是否给大脑留下充足的睡眠,以及避免自己在学习中想要一蹴而就的无形压力。在学习中要检查自己是否具有完整执行和反馈答案的有效训练过程,对于指令性材料是否自己与以构建的旧内容建立联系,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学习时也要检查自己是否存在归纳不足(欠拟合)和以偏概全的情况,应用的时候要检查自己是否注意到了知识的有效范围,以及其是否具备可泛化性,最后检查自己验证了所构建的知识,给大脑提供反馈的信号以巩固该信号的存储,以及自己是否可以解决新情况又是否可以装换相同意思的其他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