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特质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推行“档案袋评价”,这是一种旨在把握每一个儿童学习的评价。所谓“档案袋”就是针对学生从事的学习活动,旨在用于其评价、信息与表彰以及回顾学习过程而收集的“收集物”——作品与工作案例。这种评价一是归纳学习者的学习、表现与交流;二是归纳学习者与教师来说进行多元评价的素材。这种评价一是对过分的标准测验学力竞争的反思;二是寻求儿童理想学习和真实学习,以替代扭曲的应试教育的一种尝试。
所谓学习,一般定义为基于经验的行动变化,即便当事人未经察觉或并无学习意图,但在一定的经验前后在行为方式上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持续性变化。但是这种界定,缺乏对于学习者的整体把握,也缺乏奠定学习者学习能力的视点。于是,如何创造、如何援助“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自然成为新课程的核心话题。这就是转换“学习观”的话题。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基于个体经验活动的产物,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之中形成的,因此,学习者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活动式探究者、意义和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与知识的获得并不仅仅局限于头脑中的信息处理。学习者之所以能够建构知识,情境认知、基于参与的知识建构、实践性知识构成了关键的概念。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者的学习与知识是在有内在必然性的某种情境脉络之下创造的,这里基于学习者的接受预确信构成了基本的环节。故此,所谓学习,并不是从现成的知识体系学习有价值的东西,而是以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培育学习者主体,所以必须矫正过分依赖抽象的教科书知识的偏向,考虑到学习者所在的生活与现实环境下的文化背景,这样,就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基本特色。即同儿童的个人世界相关联;知识是建构的过程;要重视合作与沟通的过程,重视超越了学校的学习活动的价值,学习实际上是一种自然过程。这种学习,也就是加德纳所追求的“理解的教育”、“理解的学习”,它包含了四个操作要点:连接学生的旧有经验与生活世界;以多种表征方式呈现教材;提供现场化、临床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得的知识能力应用到新的情境或实际生活情境之中。随着学习观的转换,接踵而来的就是教育评价观的转换,这是因为,要发展每一个学习者的经验,创造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就得洞察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借以判断哪些是有意义的或有价值的经验。
二、教育评价观的转换与档案袋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文献中评价替代了评鉴,意味着教育评价观的根本转换。这里的评价一般包含三个要素,即认知、观察和解释。观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言行;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从而须有对学习过程的认知性理解。这种评价是基于师生进行中的对话,而不是单向的。需要从广阔的脉络与范围来把握学习者的学习;关注学习者各自的差异,学习者拥有自我评价的目标,从而使评价与教学一体化。即从重视结果到注重过程;从强调个别技能到关注整合的技能;从到真实课题个别事实到运用知识;从纸笔试题到真实课题;从非情境化课题到情境化课题;从一种正解到多种正解;从无公认标尺到公认标尺;从个体到小组;从教学之后到教学过程,从反馈少到深思熟虑的反馈;从测验目标到实作测验;从标准测验到非正式测验;从外部评价到学习者自我评价;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从偶发评价到连续评价;从终结性评价到循环性评价。而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评价方式,正集中体现了上述教育评价发展的趋势,有其旺盛的生命力。档案袋评价的档案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学习者用档案,是学习者自身的东西,构成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资料;二是教师用档案,如何培育学习者的目标以及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教材、素材、班级学生的资料,自我评价的资料;三是共同档案,记载有关每一个学习者的老师、同伴、社区人士、家长的思考与愿望。一般而言,档案袋实施有如下七个要件:确立明确的评价目的、内容、主题,保障每一个学生有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发展清晰明确的说明或使用指南,选择广泛多样的不同类型的作品样本;依据所收集的作品样本的性质归类存放;师生合作明确评判作品质量的标准;在教师指导下总体或分项目地评价作品;举办作品交流会;鼓励家长参与评价的过程。
三、档案袋评价与“7P模式”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计划、选择、反思的过程,一种把握学习者学习轨迹,推动学习网络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种质性评价有其巨大的生命力。它拥有如下特质:培养和把握学习者自身实力的评价;把握学习者在现实脉络和实际生活情境中的学习过程的评价;描绘学习者真实的学习过程的评价;有助于培养每一个学习者自我评价能力的评价;成为同其他同学、老师甚至价值进行对话和沟通的资料,有助于合作式信赖关系之培养的评价。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实作评价与真实评价,与近年来发达国家发展的种种质性评价的评价技术,诸如“7P模式”其基本精神都是相通的。即成长档案评价、剖面评价、实作评价、过程评价、产品评价、项目评价和品格评价。总之,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是相对的两种评价,前者弥补了后者的很多问题,因此,合理使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