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先生非要去工作,孩子们都去了图书馆,别人家都在为新年忙碌喜悦,而我们家只余我一个人,不知道到底做什么好。
继续打扫卫生,收拾房间,上午他们三个在家看书,我自己去逛街,不知道该买些什么,超市的人多的厉害,就在新华街上溜达,看见最新鲜的蔬菜,就买一些。
一会也是收获颇丰。新鲜的菠菜、冰菜,香菜,芹菜已经买好,又买了砂糖橘和红薯,过年,我也不知道到底该做些什么,还是平时买什么,现在还买什么,只是比平时多要了一点而已。样子颜色也都挺好看,满心欢喜往家赶。
回到家,先生已经准备午饭,两个孩子在嬉戏,所有一切和往常无二,我无端的有些小失落。先生问我饿否?我回答尚好。只是无端的失落,童年的时光涌上心头。
童年的年,在我心中,总是无比的美好。哥哥很早就做好了天灯,把翠绿的柏树枝,鲜艳的红领巾,连同马灯,高高的挂在门前的桐树上;老爸买了长长的鞭炮,只要等到三十晚上十二点过后放的;,姐姐们忙着打扫卫生,母亲忙着做各种好吃的。
我是最悠闲的,自由玩耍,偶尔回家给他们各种捣乱。爸爸卤肉,我着急啃骨头,就在厨房乱串,妈妈和姐姐们包饺子,我来回传递饺子皮,总想帮忙,总是添乱,心里无比激动,特别是三十晚上,抚摸着第二天就能穿的新衣服,想着第二天就能得到的压岁钱,还可以自由的不用学习,心里觉得无比幸福。
如今,新衣服对我没有了吸引力,美食也是司空见惯,崭新的一元纸币,只能让我想起过往的时光,再也不能让我兴奋了。如今的年,我只是招架,因为我无法阻止它的到来,只是心情总是难以如幼稚时那般兴奋了。
今年时光特殊,今年女儿要高考。总觉得她尚小,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人生最重要的时光。再过一百天左右,女儿就要高考了,一百天后,她的人生会有很大的不同,只是如果有很多的梦想,上大学,也不过是另外一种开始。
我又想起父亲原来经常给我们讲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我们姊妹兄弟的脑海中都有印象,因为哥哥喝多酒的时候也会讲。
故事内容大致如此:一个穷秀才,过年了家中没有钱去买肉,他就硬着头皮去舍了一个猪头回来。一家老小很是兴奋,他们赶紧把肉放到锅里煮,当他们一家人正沉浸在期待的幸福中,想着一会可以享受美食时,舍账给秀才的小伙计来了,捞了猪头拎走了。原来老板发现小伙计把猪头赊账给了穷秀才,大发雷霆,让他必须追回才行。
小伙计这才无奈的要回猪头,刚才还在开心的等待吃肉的秀才一家,顿时老人叹气,孩子哭闹,唯有秀才,不慌不忙拿起笔来,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人家过年咱不年,下联:金榜题名天天年。
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他的孩子们在他教导下,也很有成就,他们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也就是他父亲说的,金榜题名天天年的日子。
幼年过年,父亲经常给我们讲这个故事,鼓励我们发奋图强。
如今我也不知道为何,对年越来越平淡了,就是买菜,也和往常一样,我总想起老爸讲过的故事,也会想起原来过年的种种事情。
人家过年咱不年,不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物质丰富后的习以为常。只愿意传承父亲对我们教育的重视,也期待孩子们长大可以有更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