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听演讲,都会发现花了几个小时的输入信息 ,最后发现,回顾一下可以记住的寥寥无几。面对这种日常学习中随时看见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种问题,提供我们的学习效率呢,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相当于磨刀不误砍柴工,花多少时间训练这种能力都是值得的,我们通过刻意练习不断学习对知识的加工和搜索能力,通过对知识的加工将其内化成我们自己的知识,碰到我们需要用到这些知识体系,可以快速搜索到这些知识体系。
一本书或者一场几小时的演讲都是围绕几个重要的核心点来展开,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核心点,不要被纷繁琐碎的信息淹没,这些大量信息有几个核心点来维持,我们发现这些核心点,将他们内化成我们的认知,对其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对核心点的搜索分解就可以还原大量的信息。加工这部分的关键是找到核心点,然后对核心点加工内化成我们自己的认知。找核心点这块我们要脑子里始终有个声音:这件事背后一定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并思考驱动这些信息的简单逻辑,慢慢的就会对这些有一定的敏感度。物理学发展至今,物理世界有两大体系维持,一个是广义相对论,另一个是量子力学,随着科学家发现越来越多的粒子,量子力学的公式越来越复杂,违背了科学家们相信 宇宙万物是由 一个简单优美的公式来统一的信念,世间万物一定是简单的,物理发展的越好,公式理论越来越简单,大道至简是科学家坚信的一个理念。弦理论发展到M理论,现在M理论 终于统一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简单优美的公式可以推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公式,科学都是要被证伪的,要不然就是伪科学,但是理论科学走在实验科学前面太远,现在的技术还无法证明M理论,但是科学家相信以后人类一定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相对论也是这么过来的。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有个核心要素统治着这些信息的运转。找到核心要素后,我们需要将其内化成我们自己的认知,首先可以将要素链接转化成视觉化的知识晶体,关联模型,树状层级模型,收纳袋模型等等,要素链接到一起后还是比较难记住就可以再将其概念化,这里的概念化是指和我们日常熟悉的概念同化,知识晶体模型视觉化和概念都是为了方便我们记忆并且解释要素之间的关系。每个晶体都放在我们定制的家具里面。我们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轻松拿出来,搜索起来就非常简单。富兰克林通过一年的学习就变成写作高手,他就是输入之后,输出对作者的写作逻辑梳理并再次自己写出来,这个过程会不断的检测自己学习的情况,领悟出文章的核心要素,然后理清楚这些要素的关系,将其重新排列,变成自己认知抽屉里面的知识。
总结:知识要素的加工与搜索决定我们的认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