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的最多的就是两个字目标,昨天还和朋友讨论追求人生目标才是获得成长的途径,只把获得成长当作目标简直是想在空气中挂东西。我一直以来就是在空气中挂东西,要说我的人生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个通过文字来改变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文章工作者。或者说是作家。
一直以来我都没想清楚这个人生目标或者说不敢去想,对自己不自信,怕自己被打脸。最近也学了一个目标管理法叫OKR,就是目标和关键结果。所以昨天信誓旦旦写下了我下半个月的目标升级自己的阅读系统。关键结果有三:一是学习完我能接触到的所有有关阅读的方法论。二是学完以后再融会贯通,建立自己的阅读系统。三是用自己的阅读系统来提高阅读效率。
所以在下半个月我要好好去拼一把。今天早上是听看理想电台听梁文道讲如何阅读。他有一个关于如何阅读的主题,早上就一口气全听完了。
还是提升我的认知,在音频里梁文道说读书就像看一棵植物,我们都看花果,但是我们要注意,这个花果是必须连着枝叶的,枝又要连着树干,树干底下必须有根。我们读书就要读这个根,也就是书里面的经典。比如我们如果没有看过《红楼梦》,我们看再多红学的研究也只是无根之花、无根之果罢了。说到底就是我们读书要多读经典。
在这个时代我们喜欢发表意见多于听意见,我们读书呢,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阅读一些我们知道的一些信息或者差不多的信息。另一种是我们不知道,只有作者知道的一些信息。
这时候学习的谦卑的态度就很重要,一本书如果我们没有看过,也不了解那么我们就不要轻易去评价,只有我们了解了我们才可以去说这本书好或者不好,这是一种谦卑态度,另一种谦卑态度是当我们遇到看不懂的书时,不是作者写的太糟,可能是我们阅读理解能力不够,而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沉下心来读,想办法看懂它,我们要知道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学的都是我们知道的东西,那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学习就是从不懂到懂的过程。
在音频里梁文道还说我们读书一定要以我为主,也就是说我们读书一定是有目的的,而这个目的决定我们用什么方式去读一本书。
如果我们只想知道一本书大概讲了什么,我们就可以用检视阅读,去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和主要内容。
而如果我们还不满意于此,我们还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把他的价值观通过文章落地的,他的价值观是否落地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分析性阅读。我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去了解作者是如何把他的价值观落地的,这时候我们看书可能会比较慢,但这样的阅读效率却是比较好的,我们看书不是讲阅读速度而是讲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效率的。
最高级的阅读方法是主题阅读,也就是我们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们去搜集相关的书籍,上网,看报纸,看杂志,甚至是听别人说,用尽一切办法去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要忘了我们阅读的初心,我们是为了快乐而阅读的,阅读才是我们快乐的原动力。
说了这么多我来捋一下我主要想表达的思想观念:读书一定要多读经典,从经典中获取养分。读书要多读一些我们感觉有点难的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进步。
读书态度一定要谦卑,没看过没看懂不要轻易去评价,当遇到看不懂的书是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阅读理解能力不够,所以要想办法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多读。
读书一定要有目的,对于不同的书用不同的方法阅读,我们只想知道主要内容的就只要用检视阅读就好了,我们想知道作者的价值观如何落地就要用分析性阅读,我们想要深层探究一个问题,可以用主题阅读来实现。最重要是不要忘了我们的初心,我们是为了快乐而阅读,我们读书不是苦哈哈的坚持,而是快乐的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