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莉阅读笔记第264/ 365天
今日阅读《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彭凯平 闫伟 著
第三章:抗逆力——给孩子一颗强大的心脏
一、什么是抗疫力?
1.定义。
在心理学上,所谓抗逆力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以及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能力,它意味着人可以从困难中恢复过来,也有人将这种“抗逆力”称为“逆商”。
抗逆力是一项特别重要的人格内容,与智力水平、情绪水平一样重要,其体现了一个人处理困难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抗逆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心理免疫力。
孩子年龄越小抗逆力越强。我们可以从孩子学习吃饭和蹒跚学步中的表现观察到。
3.正确认识挫折教育或抗逆力培养。
挫折教育不是对孩子进行严厉的管教与控制,甚至到了严苛的程度,家长刻意创造一些让孩子吃苦、受罪、遭遇冷眼与惩罚的机会。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放手让孩子去感受生活,家长既不过度保护,也不是对孩子的困难置之不理。而是与孩子一同面对困难,给予孩子情感上、认知上、思维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
4.抗逆力成就4种优势。
1)社交能力强。
2)问题解决的能力突出。
3)自主精神明显。
4)目标感鲜明。
二、抗逆力形成的三个要素。
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形成和增强抗逆力。
1.我有。
主要指孩子从家庭或社会环境中获得的心理安全感。
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与孩子建立亲密的连接。
2)给予适当的期望。
家长看到孩子的优势和天赋,并顺应孩子的优势培养
3)提供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
让孩子通过参与和学习,慢慢建立相对比较完整的世界观与亲社会观念。
2.我是。
我是强调的是主观的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肯定,是比我有更强大的自信与内驱力,是在更高层面上接纳自己的一切都可以是那么美好。
父母和家人平时要细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让孩子从小就对自己产生积极、正向、强大的自我认知。
3.我能。
我能体现为孩子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会逐渐明白哪些事是自己能做的,哪些事是自己目前还做不到的,以及什么事是自己不能做的。
家长不要因为觉得孩子小就事事包办,这样会剥夺了孩子感受自我力量,探究解决方法和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
当孩子在面对挫败哭闹发脾气的时候,不要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或者马上替孩子解决,这样会使孩子无法分辨什么是他应该做的或可以做的。一个无法正确分辨能与不能,为与不为的孩子,是无法赢得别人的信任的。
三、提升抗逆力的三大条件。
抗逆力是不受种族、阶层或地理环境制约的。孩子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这一能力,同时也需要牢固的支持性的人际关系的滋养,所以家庭关系对抗逆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提高孩子的抗逆力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1.多给予孩子关注和支持。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要有一位家长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关心,被支持和被理解,就可以帮助孩子对抗逆境与挫折。
父母要成为孩子最坚强的后盾,给予孩子关注和支持,让孩子可以从父母那里获得能量,进而有足够的勇气处理自己面对的难题。
2.爱和温暖是发展抗逆力的推动力。
家人凭借爱的直觉,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及时的回应,让孩子建立对亲人的原始信任,这种原始信任会有效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所拥有的外在支持,使他们因此而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
当孩子遭遇失败陷入负面情绪时,父母应多肯定和鼓励孩子积极学习的过程,如表扬他们的努力,坚持,专注等。这种“重过程,轻结果”的反馈模式,不仅能让孩子获得被重视感,还会使他们因此变得更自信更积极。
3.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犯错的孩子。
孩子犯错时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千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更不要上升到人格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即使自己做错事,也仍然是被爱的。同时还要让孩子知道人是可以犯错的,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必一直为这些错误感到羞耻,甚至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
在我们的生活中,拥有强大的抗逆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积极品质,它让我们拥有有着生存和竞争的优势。因为一个人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困难,这时能够主动寻找办法战胜困难的能力就显得弥足珍贵的。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通过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施以积极正面的影响,提升孩子的抗逆力,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成为一个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