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暑假舒舒服服的过去了,又到了一年一度迎新生的时候,网上各种必带教程数不胜数,我也就不凑热闹了,讲几个我这两年的经验,给小萌新门提供个参考。
Q1:大学成绩到底重不重要?
大学生活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所谓的一觉睡到自然醒、点名全部靠舍友、网吧包宿没人管都是不存在的。课堂上的开头点名、中间随机提问、结尾交作业各种方式层出不穷。所以,醒醒吧少年,逃课是不存在的。
没法逃课,也不见得会好好上课。在大学,我认为听老师讲课是一部分,但占据我们时间的更多的是自学。我认为在大学培养出自学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敲重点!大学成绩很重要,成绩会和很多东西挂钩。评奖评优就不用说了,再有就是一些助学金的发放也是在成绩中选取一定占比。总之,一句话就是成绩很重要。只有成绩好,才有身为学生的底气。
Q2:要不要参加学生会?
很多大学的学生会也是大家心生向往的地方。大家都期待着高人一头威风凛凛,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只想说,学生会的口号是为学生服务,但实际上就是给老师跑腿。今天去取个快递,明天去送个文件,后天可能要你做个表格,即使你当天满课。
说到学生会,以我们学校为例简单地说一下。我们学校的学生会分为两部分,校学生会和各学院的学生分会。虽然是从属关系,但并没有特别密切,说是各行其是也不为过。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选择去哪个学生会?如果是单纯的想去锻炼自己的能力,建议去校学生会。校学生会大都承办校级活动,很容易认识到各学院形形色色的学生和老师,很容易锻炼自己的表达和行事风格。如果是为了更好的获得学院的一些福利,建议报院学生会。毕竟院学生会直接与本学院的接触,一些福利政策老师总会更倾向于给自己打下手的学生。
学生会面试其实是一个蛮好的机会,算是比较正式的面试,面试现场的气氛很紧张,但不要怕,只要对自己有信心,能力什么的都可以后期培养。
Q3:社团眼花缭乱,应该报哪个?
先说一下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的不同之处吧!以我们学校为例,最大的不同其实就是学生社团要交钱,而学生组织不用。学生社团基本上是靠成员们交的钱和部分赞助支持运行,也就是所谓的社团活动。而学生组织大部分都有学院或是学校在背后支持,对赞助什么的没有那么执着。
参加社团我比较建议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每学期的社团活动其实并不会很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总比感觉无聊还要找借口请假好。而且一定要找一个社团加入。我们学校在这边有0.5学分的,第二课堂学分要修满3学分。所以社团的分也是蛮重要的。
Q4:大学要考什么证?
最后一个问题,我留给考证。我觉得这对大学生蛮重要的。很多人说没有证不代表没有能力,但证书是证明能力的最直白的办法,否则那什么去当敲门砖?能力不能只靠嘴说不是。
所以比考的证,首先是英语四六级,这个没的说。当然有些学校有规定大一不准报考或者是高考英语超过多少分才可以报考,这就要求我们在不能报考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英语。给你们一个血淋淋的例子,我开学大三了,至今四级未过,我太难了。还有就是建议配套的口语考试一定要考。口语考试只要靠前稍微准备准备,很容易拿到不错的成绩。
第二个想说普通话证。我是北方人,这儿整对我来说还算手到擒来。但最坑的是,学校每年开设普通话课程作为选修,参加课程才可以报名。每年好几万学生抢那么几千个名额,真的蛮费劲的。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心,毕竟能一次就过嘛~早一点晚一点其实没什么的。
第三个想给教师资格证。大部分城市教资考试一年两次,部分地区一年一次,这要看当地的招考网。教师资格证作为一个工作备选项我觉得很不错。毕竟读了十几年书,照葫芦画瓢也不算太难。
其实大学生活,更多的靠自制力。没了老师的督促,没了同学的陪伴,能成就自己的只有自知力了。大学不是人生的起点,更不是人生的终点。但却是我们最后一段校园生活。所以,萌新们,不要太早的懒惰甚至于堕落,希望你们的大学生活没有遗憾,永远阳光,永远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