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接触这本书是今年春天在运城的时候,魏老师带着老师们共读,我们蹭课,其实也不算蹭,细心的魏老师已经给我们准备了打印的简本。打开来,密密麻麻的字体让人眩晕,对于这种理论性极强的书我是充满敬畏的(无人领读我很难靠意志力把它啃完)。这次很幸运,有魏老师解读,生涩的内容也生动了。
当时我们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把其中的要领读完了,可惜是不完整版,撩起的兴趣无法抑制,所以回到禹州后,赵老师就把书给大伙买了回来。趁着暑假,花了几乎一周的晚上,把这本书又从头翻看了一遍。
确实是一本好书。
讲沟通的书,看了一些,所谓的战略、战术、技巧、贴士,前辈们总结了不少,让人眼花缭乱,仔细想想,却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这本书填补了我隐约的缺憾。就是从更高层面对“沟通”——当然,主要指较艰难和重要的沟通,也就是本书所谓的“高难度谈话”——进行了结构性的剖析,然后再给出解决办法。有分析有做法,是我喜欢的解答模式。
作者指出,任何高难度谈话,都包括三层“对话”:“发生了什么”对话;情绪对话和自我认知对话。在高难度谈话中,准确识别三层对话的要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就能使谈话的过程和结果更令人满意。
发生了什么对话,指的是关于谈话涉及的事实。在高难度谈话中,很多时间都被浪费在“发生了什么”对话上。人们主要会纠结在三个方面,真相是什么?对方的意图是什么?以及这是谁的过失?关于这三个问题,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保持好奇心,用“和”的姿态去尽量了解双方各自认为的事实是什么;不揣测对方的意图,而要尽量客观地了解;在追究责任时,不要指责,要归责。
关于情绪对话,作者指出,情绪其实是主导谈话的很重要的因素,必须掌握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主宰。作者建议我们要挖掘出隐藏在强烈情绪背后的其他情绪,并且提倡要把情绪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很“西方”的做法。在讲究“含蓄美”的中国人这里,可能不是很行得通,但是其实每个人从内心深处,都是有表达自己情绪的欲望的,如果在谈话中,我们能很有耐心地引导和容忍对方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许会为整个谈话营造不一样的氛围。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关于自我认知对话,作者指出了一些关于自我认知的误区,并提出建议接受的关于自己的三件事:你会犯错误;你的意图是复杂的;问题发生了,你也有责任。其实,关于自我认知的对话,是正确理解发生了什么对话的基础。只有自我认知对话理顺了,才有可能很好地进行发生了什么对话。
这样看来,三层谈话其实就是解决“理性”、“感性”和“基于理性和感性对真相认知”的问题。
最后作者提出要转向“ 学习型谈话”(让我想到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讲的是“学习型组织”的。其实在解决思路上有一定的异曲同工之妙),在论述了三层对话后,作者几乎花了整本书一半的篇幅,来解释这个“学习性谈话”,其实就是一些“谈话技巧”。作者倡导的包括:理清自己谈话的目的;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问题;用心聆听;表达自我;引领谈话。这些其实都是人际交流中的常规技巧,只是作者从三层对话的角度对这些技巧进行了重新解读,也算有些特色吧!
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高难度谈话”其实并不多——但在家校沟通时免不了会面临高难度谈话。所以,在日常的“无难度”谈话中,偶尔遇到的高难度谈话中运用这些思维和技巧,对提升我们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是有帮助的。如此修炼,也许在哪一天,自己已然是个处理高难度谈话的高手,这种感觉,应该棒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