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西安一名3岁男童掉入下水道,几天下来,搜救未果。
事情发生时,这一家四口正幸福地走在访亲返回路上。
经过北三环下的桥洞时,拉着爸爸手的儿子,一脚踏入没有盖子的下水道,猛地滑了下去。
洞口太小,焦急的爸爸尝试着让爱人拉住自己的腿,倒着身子进入,可湍急的水流早已将儿子冲进了管道内。
这对痛心疾首的夫妻,目睹儿子被管道里的流水冲向远处,直至消失。
失去孩子,是为人父母锥心刺骨、抓肝挠心之痛!
夏天到了,以下这6个安全隐患,家长们一定要警惕,因为悲剧往往发生在你认为“没事儿”的时候。
01
可怕的汽车盲区
几天前,山东日照发生了惊险的一幕。
一名老人骑三轮车,没注意到自己3岁的孙子在后面,倒车时把孩子撞到,接着从孩子身上碾了过去。
好在三轮车上未载重物,孩子的伤势才能有所控制,家里的几个大人可是吓得不轻。
最近几年,汽车盲区造成的安全事故太多了。
就在三轮车事件的前两天,山东青岛胶州市也发生了这样令人后怕的一幕。
一名小女孩蹲在汽车前面玩耍,车主没有察觉,把东西放进后备箱后,直接上车启动了车辆。
小女孩避之不及,当场被车轮碾压。
好在女孩福大命大,从车底压过只是轻微手部擦伤,但事后看了监控的女孩父亲却吓出了一身冷汗。
开车的人都知道车辆有视线盲区,如果是体型小的孩子蹲在盲区,极易引发事故。
我们一定要提醒孩子,千万不能在车辆附近逗留,也不要在车辆进出口玩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悲剧。
同时,我们自己开车前,记得多观察前后左右的情况,最好绕车一周看一下。
在倒车、转向时更要多加注意,还可以利用车自带的安全系统,监测盲区情况。
02
私家车成“火葬场”
近几年来,家长将孩子忘在私家车的事例正在逐渐增多。
2021年9月21日,本来是阖家团圆的中秋节,可深圳某小区却发生3岁女童被锁车里身亡的事件。
事发前一家人出去吃饭,大概中午1点回到家附近。
把女童落在车上后,一家人下车了,期间父母并未发现异常。
直到数小时后,孩子的哥哥发现妹妹不见了!
下午5点左右,女童在自家车里被找到,已经生命垂危,之后被紧急送医。
孩子母亲坐在急救室外崩溃大哭,请求医生一定要救活孩子,可孩子最终在医院不治而亡。
同样的悲剧,还发生在福建漳州。
2020年的一天,父亲用摩托车带2岁的女儿上学,途中遇到园长林女士,便将女孩放在园长的私家车内。
而园长到达幼儿园后,却将女孩遗忘得一干二净,直到下午放学女孩的奶奶来接其回家才记起。
打开车门,却发现女孩早已没了呼吸。
一条条幼小的生命陨落,真让人痛心!
可孩子为什么会在车内死亡?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外部温度在30℃时,车内温度在30分钟内就能升至46℃,再过半个小时就能致命。
即便车内最初温度是20℃,1小时后也会超过46℃,所以寒冷季节在密闭的车内也会有生命危险。
孩子的呼吸系统和耐热能力不如成年人,他们体内水分散失的速度远比成年人快,一旦在密闭车内呆上半个小时以上,极有可能发生中暑、热射病、甚至死亡现象。
不要觉得意外离你家孩子很遥远,也不要高估你自己的记忆力。
如果你会忘记拿手机,那么某一天,也很有可能会忘记自己的孩子。
家长们可以将手机钱包等贵重、需要随身携带的物品放在宝宝身边,这样起码在拿东西的时候能够提醒自己,车里还有一个宝宝。
或者等到宝宝再大一些的时候,教会宝宝开车门、打开安全座椅的卡扣以及按汽车喇叭呼救的能力,最大程度上减少悲剧的发生。
03
吃人的“水上乐园”
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就在2020年,南宁4名中小学生在鱼塘边玩耍时不慎落水,其中3人不幸溺亡。
溺亡的孩子中,大的15岁,小的11岁,尽管村民赶到现场后将3人救上岸,但3人最后都已无生命体征。
这个池塘距他们家不到200米,却成为了他们和家之间最远的距离。
然而这样的悲剧并不是个例,同年6月初,佛山一名8岁男孩在水上乐园游玩,不慎溺水。
将孩子带上岸后,父亲立即对孩子实施「倒挂急救」,直到20分钟后才想到拨打120。
可已经来不及了,还没等送到医院,孩子就已经不幸去世。
如果你经常看朋友圈,或许对这种「倒挂急救」十分熟悉。
每到夏季,这张图片总会刷屏,并宣扬倒挂急救的好处。
可实际情况是,如果盲目实施「倒挂急救」,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
因为人在呛水时,气道在反射性痉挛的作用下会进行关闭,倒挂是不可能控得出来水的。
这样做反而会让胃内容物流出,阻塞气道,引发窒息。
控水没有任何意义,保暖加侧卧位才是正解,在此期间千万别忘记拨打120求救。
溺水现象频频发生,有很多甚至发生在家长眼皮子底下,很多人不理解:
距离这么近,孩子为什么不呼救?
这是一个女孩溺亡的真实过程,悄无声息。
事实上,孩子因为呛水缺氧,直直地立在水中,根本无法呼吸,更不要说大声呼救了。
也就是说,溺水的真相,是在水中站着死去!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不管是遭遇暴雨洪灾,还是日常游泳戏水万万不可大意。
04
漏电的空调外挂机
炎热的夏天来了,空调成了人们离不开的纳凉必备。
正因如此,城市的大街小巷遍布都是空调外机。
然而, 这个“夏日福音”却夺走了一个孩子的生命。
2016年,广西桂林的6岁男孩小宇,在跟妈妈回家的路上,爬到了空调外挂机上。
没想到,悲剧就这么发生了,小宇竟遭电击瞬间身亡,肺和手指都被电焦……
空调为什么会漏电?
空调外挂机机壳一般不会发生漏电,机壳上的感应电一般不超过150伏,人碰到的话会立即感觉浑身发麻。
可如果空调的火线碰到空调外挂机机壳,而断路器又不能切断电源,这时,机壳带电就有致命的危险。
带孩子外出时,家长们一定要看好孩子。
如果孩子不幸发生触电事故,也千万不要慌不择路,要选择不导电的绝缘体,比如干燥的木头棍、塑料/玻璃/橡胶制品来救助孩子。
如果无法第一时间切断电源,要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寻找救援工具。
05
惊悚的扶手电梯
商场、超市的自动扶梯虽然方便,但一个疏忽就会变成「夺命扶梯」。
2018年,湖北孝感某商场。
妈妈在按摩椅上休息,一名3岁男孩在旁边玩,许是觉得无聊,孩子悄悄爬上了扶梯扶手。
扶手一路直下,感觉不对劲的孩子心慌地叫了起来。
妈妈吓了一大跳,赶紧起身去抓孩子,可已经来不及了。
可怜的孩子从商场3楼坠落到1楼地面,当场死亡。
妈妈痛苦的嘶喊声响彻商场,可她亲爱的孩子却再也听不见……
扶手的力量超过你的想象,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
即使是上百斤重的成年人,抓住扶手带不放手,也能够被带下去。
孩子年纪小,好奇爱玩,在乘坐扶梯时家长要紧紧抓住孩子的手,勿探头、探身,攀爬。
此外,围裙板和梯级间是最容易夹脚的地方。
当上下两梯级啮合时,被“咬”入的危险性也急剧升高,家长务必带领孩子站在一级梯级的中间部分。
一分在意,十分安全。
06
致命的充气堡
充气城堡,是很多孩子的最爱。
然而,这种看似柔软无害的充气城堡,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去年4月,山东枣庄某广场户外,不少孩子在充气城堡嬉戏玩耍,突然一阵狂风将这个大型的游乐设施给掀了个底朝天。
一名2岁多的女孩从上面摔了下来,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9年,河南商丘,一充气城堡被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刮倒,许多孩子被甩飞上天。
18名孩子被压受伤,1名儿童被送进重症监护室,2名儿童当场死亡。
为什么充气城堡这么容易被掀翻?
有这样一个试验,对不同重量的充气城堡进行吹风。
重约200斤的充气城堡,4级风力足以把它吹跑;
重达500斤的充气城堡,8级大风则可将它直接吹翻。
充气城堡看似庞然大物,但因其是充气的,重量较轻,重心又极其不稳,一旦没有固定到位,在大风天就很容发生侧翻。
当孩子在充气城堡玩耍时,家长应始终保持儿童在视线之内。
检查充气城堡是否具备固定装置,并教导孩子不要打闹或从高处下跳,避免意外的发生。
写在最后
很多人说,自从成为父母后就操碎了心,生怕自己一点疏忽,孩子就有危险。
眼睛扫到有孩子发生意外伤害的新闻,都不忍看。
其实,很多意外的发生,不是我们对危险预估不足,而是我们的认识不足。
作为家长,我们要让谨慎小心成为日常的习惯,帮孩子甄别危险,带孩子远离威胁。
孩子安全无小事,别把教训当故事。
愿我们的孩子一生平安康健,福泽绵长!
-END-
作者丨鱼籽酱·骆小溪
来源丨鱼籽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