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网友发起了一项活动,大意说的是:有什么事情你至今想起来仍然十分感动。那一刻,我的大脑里瞬间被两幅正能量十足的画面充斥着。
第一幅是:三名头戴礼帽的男子在一座被狂轰滥炸后的图书馆后认真的读书,读着这样的报道我的眼泪瞬时刷的掉下来;我一直在想那时的环境条件是如此之差,而人们竟能心如止水,聚精会神的看下书。现如今,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泰然自若,即使是在非常优越的环境下。我也佩服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如此虔诚,即使生在旦夕,生命随时都有可能被战争摧毁时,也不能抹杀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也许真的是因为生于忧患这个道理吧,当不知生命还能维持几时时,这样的追求就显得更加强烈。
第二幅图的主题是:不强求,不回头。图片中的六个人在轰轰燃烧的房屋面前挂带着乐观笑容。看到那一刻,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我知道自己是感性之人,看到这样即使在灾难来临时,任然乐观、坦然的面对的事情总是泪滴不断。这也让我想起了爱迪生做实验时,当实验室被炸毁、燃烧、成为一片废墟时,他依然能够坦然的从头再来的画面。可是生活还在继续着,不是吗?生命生来就是“你可以被消灭,但绝不能被打败”这样的一种历程,你无法预知下一时刻会发生什么,你也不会知道下一刻你会有怎样的好运,或倒霉,但是你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对理想的追求永不破灭。
我一直很钦佩那些读书破万卷的人,即使他们不是现如今载入史册的那些名人。在古时,当代,现代,他们读书的条件比起现在要差之一万倍,那时,会由于战争的硝烟四起,他们面临着东迁西迁、颠沛流离的征程,可是他们依然留下了数不清的鸿篇巨著;可是,如今,我们置身于如此优越的环境中,速度飞快的互联网,宽敞宁静的书屋,巨著丰富的图书馆,试问,还有什么不可哪?一个有坚定内心的人又怎会因为外部的一些不如意环境,就放弃了对于知识的追求,对于梦想的追逐?连身体有重大缺陷的人都可以在某相关领域有所建树,更何况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不要在徘徊犹豫了,即使暴风雨来的猛烈,也依然摧垮不了我们对梦想的追求;坚持梦想,与梦想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