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北。
很高兴又见面了。
2025年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接下来的300多天,将与之相伴。
新年伊始,说句实在话并不太想追忆过去,也不想反思和复盘。可是,那按捺不住想要码字的冲动告诉我,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应该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
2024年的收获寥寥无几,实在不值得苦苦追忆,那样既耗费精力又影响当下的愉悦心情。此刻,我心境愉悦,码字也不觉得辛苦。这种心境实在难得,我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
再者就是这几年的码字生活,让我对于“积累”以及“连接同频者”这个过程的感触越来越深刻:难是真的难,辛苦也是真的辛苦。
积累受众和连接同频者是两条漫长且艰辛的道路,唯有不间断抛出橄榄枝,做一名长期学习者才能有所获得。
这里的“橄榄枝”主要指:自己输出的文字。
作为图文创作者来讲,想法其实很纯粹和简单:除了持续抛出橄榄枝外,还需不间断地坚持学习。只要使输入输出再输入成为一个良性闭环,再加上保持且长效坚持,思路灵感才能不干涸,脑子里才能有东西源源不断输出。
而为了保持账号的垂直度,势必会出现内容同质化,就我目前这个脑子很难避免。
所以,我尝试过一些方式想着尽量降低同质化内容。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却被“垂直度”裹挟,脑子里不断回响着:“我要保持垂直度,我要保持垂直度。”
殊不知,这其实大大限制了我的输出,以前的积累很快就写完。写完后人就傻了,不知道该写什么,所以那段时间我很迷茫,无助,这很难不焦虑。
外加一开始建号,数据不好。判断,网感,见识有限,我以为写得很好的文章在平台发布后反响平平,甚至阅读量为个位数,这无疑更是大大的刺激了我幼小心灵。
怎么办?总得分析分析。
可一开始建号时所学习的头部们建议新手小白要内容垂直,要做自己熟悉的内容,怎么好像在我这就行不通?
停顿了好久,想了很多,最后决定无论好赖都要先稳住自己后才能客观看待一切。
这其实也是我写着写着学着学着慢慢摸索出来的一些小心得。
其实从一开始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有问题,思考的方向大错特错。尤其是我写文的思路,一开始就错了。好歹船小好调头,这并不是不能把控和纠正。
下面我列举几个我当时的迷茫,朋友们可以作为参考:
01、账号的“垂直度”,我被它深深裹挟。
试想一位初学者,在面对大佬们的谆谆教导怎么会过多怀疑,尤其是当初自己还在门外而大佬们早已跨过门槛登楼而上。
且他们账号里的内容也确实垂直度很高,几乎都在围绕一个中心点在不断向外输出发散。
关于“垂直度”这个问题,不是说它不重要,相反它其实很重要。这就好比生活中我们除了爱情外还有友情,亲情,同事情,师生情等等。
这些感情相辅相成组成我们的人生,喜怒哀乐五味杂陈中组成我们的生活。
只是当时的自己只对“垂直”上心,并固执的认为就该如此,根本不会去发散思考,跟谈不上以点成线再成面的去看待和思考问题。
导致在建号初期选定一个项目(旅行博主)后,当自己把以前的旅行经历写完后又遇上疫情被关在家里不能出门时就直接傻了。
(这段时期我写过几篇“挣扎类”文章,哈哈哈 正常嘛,烦躁情绪需要发泄,于是文字在当时就成为我的一个宣泄口,导致现在回看都尴尬无比。
作为写作者,应该让自己的创作对读者有价值。
因为广大读者朋友们并不欠我时间。
自己所创作的内容本应该是去满足他们一部分的需求,而不是作为自己的宣泄口。让他们付出自己的时间的同时还需要来承受和消化我的负面情绪。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知道,自己比原来成长了一丢丢,所以很快就调整了自己。
作为一个早已年满18周岁的人来讲,需要自我消化很多东西。这让我想起了德米安的一段话:在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我们都记得自己的情感。但是长大之后,我们只剩下了思想。
但结果却是长大后的我们以为已经具备了思想,以为自己成熟了,但事实是我们已经遗忘了自己过去的情感,过去的体验。
文字不应是我用来宣泄的一个口子。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弥足深陷,也很庆幸自己走过的这些弯路,跟不会大手一挥删点那些文字,它们将永远存在,时刻提醒自己。)
不好意思,这里歪楼了四百多字,我们接着讲“垂直度”,嘻嘻
想着已确定项目,那内容就要围绕选定的项目展开,而不是发散式的乱写一通。这既浪费了时间,也消耗了自己本就不太稳定的创作热情。
这就好比,一开始惊鸿一瞥的惊喜,接着是久处之后的生厌,如果想要维持“两不生厌”,就会思考并寻找维持关系的方法:像保持个人空间,培养共同兴趣,注重外在形象内在修养,一起去新的地方探索未知,等等。
我们在放松以及事不关己时,往往思路比较活跃,点子层出不穷。
而当事情是关于自己时,则会陷入盲目,茫然且不知所措。果真老辈子们诚不欺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们都知道在陷入某个魔力怪圈时,耳朵是闭合的,眼睛是紧闭的,脑子是不听使唤的,只有去经历过后才会满身伤痕地回头看灯火阑珊处。
呃~~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啊。
在磕磕碰碰中,在跌跌撞撞中倒下再爬起,爬起再倒下,再……周而复始。
经过了这么多年人其实没什么进化,主要是是科技进步在推着我们蹒跚而行。我感觉自己好像越来越明白这话的意思。
每一次选择无论对错,都会在不久的将来为其买单。
一开始建号我为了不报班学习走了很多弯路,这太正常了,自己的钱包和弯路成正比,这是我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后来虽说也报班跟老师学过,效果却不太理想,再一次证明自己的钱包跟自己的认知见识成正比。
见识认知就这么点,当然无法发现和筛选出有用的知识和厉害的老师。
自己作为接收知识的容器也只能如此。
有段时间我时常告诉自己:试错就试错,大不了一切重来,但我却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时间它并不等人,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的世界待得太久,毕竟像《雪中悍刀行》轩辕敬城这样通过自我研究,读书读成儒圣成为陆地神仙的人少之又少。
于是我大量阅读大V们的文章,观看相关视频,学习如何建号,如何做内容,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在强调内容要垂直。但却很少有人把内容同质化摆在台面上剖析研究。
当然也可能是我自己没有找到相关内容,没有发现讲此内容的老师。
总之就是失之交臂。
我是自己慢慢发现内容同质化情况。起因是某几个自己关注的账号,翻来倒去都在写相近内容。虽然他们每天都在发文,但总是几个题目反复用,反复写,其次就是拉群卖课。(他们的课程我也参加过,并非完全白瞟。)
对我而言,我开始发觉不能从他们身上再学习到新的知识后猛然醒悟。原来他们的账号只是针对新手小白,所有服务都是提供给新手小白。
他们的垂直内容就是教新人如何做账号,然后就是陪伴写作,成为写作搭子。
突然间我知道自己应该重新寻找新的目标账号学习,因为我的账号定位跟他们并不相同,是不一样的路数呢。
其实我还是挺佩服那几位博主呢,耐心真太好了,我就不行。
由于对“垂直度”的认知,让我在写完自己的旅行记录并被困在家后就山穷水尽了,于是慢慢就开始转型。
也就有了你们现在看到的账号,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包括观影,阅读,思考,偶尔的美食,偶尔的出行等等。
写着写着我又悟了:书写内容是“转变”而不是“主题”。重点是关注人,而不是狭隘的主题。
如果只是坚持垂直度,坚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这其实挺危险。
保持好奇心,跟随好奇心,那可写的就多了去了。例如写我正在学习的东西,写我正在阅读的书等,这样写出来的文字会显得新鲜,同时也能让自己的关注点与时俱进。
但话又说回来,我不追热点,因为太多反转,太多我看不懂看不透的下沉。
于是我告诉自己,不需要当专家,不需要当领袖,保持“学习者”的身份和状态,长期坚持下去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02、要专注,不追热点,但也别局限于此。
当我悟了后,写得最多的内容是生活点滴,以及某些个人感悟。
我前面就讲过“垂直度”是挺重要的,至少不能让自己的账号显得乱七八糟毫无章法。只是也别局限于此,把自己束缚其中。
平常除了写文章还需要知道读者朋友们的需求是什么?自己能提供什么样的内容给他们?于是不间断的输入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因为包括我在内,不喜并害怕被束缚在某个狭窄的领域里。
不追热点这个话题,其实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早已多次提及(PS 往前看几行也有简短提及),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2025年我希望自己保持热爱,做长期的学习者,从专注开始,随着成长逐渐扩展,记录并分享给你们。
03、找到真正的热爱,真诚书写。
这话说得有点讨打。
什么是真正的热爱?我觉得每个时刻都会有所改变,并不会一直一成不变。
同时我也并不认为这是“喜新厌旧”。
无论是在做人还是做账号,我们最应该坚持的就是“真诚”和“热爱”。
爱与不爱逃不过闪躲的眼神。
同理你的热爱,你的欢喜同样会通过文字传递给每一个读者朋友。
虽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总会有那么几句能感染到他(她),真诚可是必杀技。
写在最后:
哇哦~ 2025开年第一篇。
写完后,我发现跟我一开始想写的内容相差十万八千里,本来想写“新年给自己的X条建议”怎知写着写着就完成了以上文字。
势必你们已经看出来了,我没有写大纲,啊哈哈哈哈哈
对,就是写着写着写歪了,至于“新年给自己的X条建议,我准备下一篇补上。
那么,我们就先say 古~ 摆~~~
不久的下次见。
祝好。
Good Day
202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