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24 周三 多云 26-15度
为了让家长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今儿我收集整理了10个小方法,助力家长高效育娃,共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一起来看看吧~
01尽早给孩子朗读 培养对书籍的兴趣
为孩子朗读书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还不认字,就没有必要阅读。但很多孩子长大后却因为繁忙的学业放弃了阅读,所以,阅读要从小抓起。
如果孩子年纪小,不认识字,家长可以养成给孩子朗读的习惯。不管是睡前的小故事还是学校要求的必读书籍,都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培养对书籍的兴趣。
除了让孩子尽早接触到书籍,父母给孩子朗读的好处还在于可以促进孩子的识字和认字能力,为以后的自主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02选择适合孩子的书或者 让孩子选择自己想阅读的书
书籍选择——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阅读应该从经典名著开始,所以会给孩子买入大量的经典名著,但这往往会让孩子陷入“难读”“不想读”的情况中。
家长把这种问题归咎于孩子,孩子又把这当成一种任务,自此为亲子关系的恶化埋下了导火线。
如果想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选择孩子会喜欢的书,不管是绘本还是故事书都可以,只要能够让孩子对阅读有兴趣就足够了。
家长一定要认识到:阅读的习惯需要先用书籍激发孩子的兴趣,再慢慢地引导孩子去阅读一些更有深度的书籍。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03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发挥父母榜样作用
家庭阅读氛围——家庭阅读氛围在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如果家长在家都是玩手机、追剧和玩游戏,那孩子也会模仿家长,从小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但如果家长工作之余能够放下手机,拿起一本书,那么孩子也会效仿家长拿起一本书去阅读。
“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只有家长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才会成为最好的自己。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家长不可忽视的,所以,如果家长想要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就一定要注重自身的榜样作用。
04打造舒适的阅读空间 吸引孩子主动阅读
舒适的阅读空间——打造舒适的阅读空间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但是一件时常会被忽略的事情。
环境能够影响人的心绪,更何况是孩子呢?如果家长打造的是一个儿童乐园,那么孩子只会在里面玩游戏,家长并不能指望孩子能够在一片极具吸引力的游戏空间里去静下心来阅读,如果是大人,也很难做到吧~
所以,家长可以在家里为孩子搭建一个独立、舒适和安静的阅读空间,让孩子能够有专属的天地,能够在这片小天地里自由地遨游在书籍的世界里。
05建立阅读“日常惯例” 形成规律阅读时间
阅读惯例——很多家长没有充足的时间能够和孩子一起阅读,或者给孩子读书,这就让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这件事被搁置了。
前期在激发和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阶段,家长可以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陪孩子阅读,例如,睡前十分钟,或者周末一小时的共读。
据研究,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当家长能够花一点时间去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在习惯养成之后便可以让孩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制定适合孩子自己的“阅读惯例”。
06耐心引导 陪伴孩子一起解决书中难点
耐心引导——这个方法尤其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书中难懂的部分很容易让孩子停止阅读,并且再也不拿起那本书。这很可能只是因为一个不认识的字,或者生活中没有遇到过的事,但其实这些问题是可以去避免的。
如何解决孩子阅读遇到难题就不读的情况呢?
如果孩子有充足的自主性和好奇心,家长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阅读,告诉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向家长求助,而不是放弃阅读。
但如果孩子本来就对阅读没有太多的兴趣,那么家长就一定要和孩子共读,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去观察和及时解决孩子不懂的问题,帮助孩子能够顺利读完一本书。
07尝试趣味阅读方法 加强孩子和故事的联结
趣味阅读——“寓教于乐”是古人的教育智慧。孩子都喜欢极富趣味性的活动,所以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游戏心理”,让孩子在游戏中去找到阅读的兴趣。
那么,趣味阅读有哪些方法呢?
① 互动式阅读:这和前面提到的难点提问是不同的。这个方法的重点在于“互动”,孩子可以向家长提问,家长也可以向孩子提问,这些问题并不局限于难点,而是任何双方想要分享的东西。
② 角色扮演:家长和孩子可以挑选书籍中的不同人物,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情节进行表演。这个方法更能够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孩子对书籍的记忆和理解。
③ 设置知识赛挑战环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同时提炼出一些可以进行知识问答的部分,在空余时间和孩子进行一个知识有奖竞猜的活动。
这个方法既能够满足孩子的游戏心理,也能够让孩子更加主动地去了解书籍,去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08阅后一起分享交流 注重孩子的输出
输出交流——阅读不是一个只有“输入”的过程,而应该是“输入”和“输出”共同发生的事情。孩子在学校已经接收了太多的信息和知识,而输出的部分往往都是应试中所需要的,而不是孩子自身内化的。
在阅读中,孩子也是处于一个不断接收知识的状态中,但是家长能够做到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输出的窗口。
让孩子在阅读后去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悟,不仅可以让孩子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也能够培养孩子去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也是家长默默改变的一个过程,这是一种双向的成长,收获的也是双倍的惊喜~
09常带孩子去图书馆或者书店 接受文学熏陶
文学熏陶——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也是很多小朋友抗拒的,所以为了奖励孩子们平时的辛苦学习,家长都会选择在周末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去游戏城打游戏。但放松的途径并不只有这些。家长可以转换一下目标,将游乐场变成书店,让孩子能够感受大众阅读的氛围并且积极融入其中。
其实,现在很多的书店和图书馆里,都会看到很多小朋友就做在台阶上、地板上看书,这其实就是让家长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感受阅读氛围的原因。
孩子看到别的成年人在看书不一定会受影响,但看到同龄的小朋友在阅读,便很有可能受到感染,那就达到了此行的目的。
10把书作为孩子的礼物 而不是惩罚
书籍是礼物——家长如果在孩子小时候就把看书作为惩罚,那么就不可能培养出一个爱阅读的孩子。
所以,家长需要改变的观念就是,把书籍作为孩子的礼物,让孩子知道阅读是一件好事,而不是一种折磨。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将阅读视为一件有意义的事,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这10种方法都需要家长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家长可以在空余时间去试一试,看看对孩子有没有用,但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希望每位家长都可以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减轻家长身上的压力和负担。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