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心神不宁的时候,大概都无法把心沉入除娱乐外的脑力劳动中吧?我终日惶惶,又无人倾诉,一天一天数着日子,仪式感般等待一个兴许悲怆的消息。
也许是懒惰的习性和无法释怀的侥幸在作祟,它们像拉帮结派一样勾引着胸中的浮躁,然后劝他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譬如心神不宁和感怀怅惘,来祈求原谅这浑浑噩噩的每天。
花上好几小时练得了无欲无求的心态,被突如其来的难过摧毁只需要一秒,然后回归颓废,不想做事。甚至在被摧毁的那一秒想要逃离,就譬如什么也不管,去做于己而言浪漫的事情去。但又随即便嘲笑自己的无知,在最没资格说浪漫主义的时候这般想,无非是对这个字眼的玷污。况且岁月静好时光安稳,做着认为和被认为应该做的事情,难道不是上苍最大的恩赐么。
思索之后重归平静。开始审视问题出在哪里,并得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一切浮躁与不安的源头,都是对不劳而获的一见倾心。如果想要寻得一个不劳而获的可能性,那就必须要用内心的波澜来换;虽然下得入木三分的功夫然后拥有最宝贵的释然感无疑是更稳妥的选择,可大多数人还会不由自主并铤而走险选择前者。当我在主观感受上认清了这一点之后,自然是要投向最宝贵的那条道路,只为了那一份释然。
可人难免愈发庸俗,所有虚伪和真挚,冷眼和笑容的背后,都是自私和关怀,迁就和控诉的斗争。随着年岁渐长,看重一些又舍弃一些,通透一些又混沌一些,却谁也不知道是自己变好了,还是变得更坏。
想要做的越来越多,而可控因素却越来越少;身边的善意和漠视越来越多,能够予以的回应又越来越少。于是感觉那份心心念念的释然,也不那么让人心旷神怡了。反倒是多了几分无能为力的沉重。
苦口婆心劝自己,人生的路好的坏的都是你的,干嘛不心无旁骛呢?可另一面又说,既然如此,又干嘛要与互不相干的路人做无谓而苍白的假意互动呢。我愿意力所能及去帮那些彼此三观不合的路人,可唯独受不了嘘寒问暖,句句笑意相迎。
所以光明磊落和阴暗而无意义的期冀变得无处安放,这才是无法专注的原因所在吧。
好在还有残酷的现实送来猛药,亦是良药。若生活就是一锤又一锤击打一个人的生猛的过程,那就该在还有机会去挣扎的时候守住那份飞扬跋扈。若圆润换锋芒时回首往事,还能有些许不悔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