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村里换届选举,张秀英本来不想回村参加,在村委就职的兄弟媳妇李秀秀死磨硬泡,说她能不能当选妇女主任,全靠张秀英这三票。
张秀英回去,还能替儿子和儿媳投票,他们上班忙。李秀秀还把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搬出来,张秀英不得不从。
张秀英自从搬到城里,很少回家,除非不得已的情况,因为她实在受不了村里人的嚼舌头。
只要她在村里一露头,大家像看傻子一样对她指手画脚,尽管她穿金戴银。
2
张秀英今年56岁,当年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嫁给了同村的周建强。周建强在外干建筑队,不几年,攒了点钱,在镇上组建了自己的小建筑队,领着几个人开始接活。
那几年建筑工程真是吃香,两三年的工夫,周建强队伍壮大,也挣了不少钱,还成立了自己的小建筑公司。
周建强比之前更不着家,儿子从小到大,他连儿子的任一一个班主任都叫不上名字,上几年级也不知道,更别说对孩子的陪伴了。
周建强虽然有个哥哥,但看他家条件好,给父母养老送终全落在张秀英的头上。
周建强总是以挣钱养家为由,一直当甩手掌柜。张秀英虽然有怨言,但也只能接受。
3
就在她认为她的所有付出都值得,都是为了这个家好时,村里的风言风语传入她的耳朵。周建强有了外遇。
小三不是别人,就是公司里的会计,家是隔壁村的,年轻漂亮。
她不相信,直到她在公司宿舍亲眼目睹了两人的苟且行为,她才不可置信地相信了这是真的。
李秀秀见纸里包不住火,才与张秀英说了实话。她经常去镇上开会,不止一次碰到两人出入饭店和各种公共场合。
张秀英这才回想起,怪不得大家见了她,远远地朝着她笑,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等她走近了,大家却像躲瘟疫一样赶紧离开。原来她一直是大家的笑柄,大家拿他她傻子。
4
就在大家认为张秀英肯定会闹离婚时,他却让周建强在城里买了两套房,一套写她的名字,一套写儿子的名字。
从此张秀英搬去了城里,和城里人一样开始美容,买衣服,跳广场舞,穿金戴银。让周建强固定每月往她银行卡上打钱。
儿子订婚、彩礼、结婚、婚宴,只要花钱的地方全是周建强掏钱。
周建强心里有愧,再加上怕张秀英破坏他的好事,对张秀英有求必应。
张秀英眼不见心不烦,在城里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5
李秀秀怕张秀英想不开,曾经劝她,不行就离了,反正孩子都结婚生子,没什么大事儿了。不要难为自己。
张秀英却说,周建强再孬种,儿子是他的亲儿子,对待儿子是真心的。至于她自己和谁都一样过。无所谓难为。
况且她现在城里谁也不认识谁,她倒是自在得很。
如果离婚,不但便宜了别人,对自己的孩子是一种不可弥补的伤害和亏欠。
看了张秀英的故事,禁不住为张秀英的聪明和通透鼓掌。真是应了杨绛先生那段话。
6
杨绛先生说:聪明的女人,宁可守着无爱的婚姻也不会离婚。因为她知道至少原配对孩子是真心的。结过婚的女人,其实和谁过都一样!
过日子哪有那么多风花雪月,即便有爱不也一样一地鸡毛。
女同胞总是在婚姻中容易受伤的那个,如果万一遭遇不幸,请做一个聪明的女人。
千万不要头脑一热,丢了夫人又折兵,把自己辛苦打拼得到的一切拱手送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