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19期“春节”专题活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素什锦年,稍纵即逝,半载青春年华,似沙漏般,弹指间,流在昨天。
团员饭一:岳父家的团员饭
岳父退休前是一位教师,教书几十载,凭着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从临时工转为在编,身份的转变,带来的好处不仅是收入的提升,还有生活的改善,岳母是文盲,跟着受益。岳父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儿子,小的是女儿,也是我老婆。
在岳父家吃年夜饭,虽然大家客客气气,却始终觉得自己是外人,有一条无形的分界线,无论是岳父还是大舅子一家。
为了这顿年夜饭,老婆甚是用心,可以说看人下菜碟。她自己提前给岳父、大舅子一家买了零食,还给大舅子老婆买了一箱柚子汁。年夜饭当天特地预订了煨鸭煲,当然是菜单,而我则去菜场买嫂子特别喜欢吃的呛鸡爪,每次买回去,其他人都自觉地说不吃,而她客套一番也笑纳了,久而久之吃饭的人都是看破不说破。然后给侄子买了刚出锅的炸肉条,炸排骨,拿在手里还感觉热乎乎的,岳父、岳母牙齿不好,则给他们买了当天的清蛋糕。冰箱里放了几天的卤牛肉,一斤多,我本想带回老爸家吃,谁知老婆一声不响地全拿走了,我看到后,有点失望,但嘴上什么也没说。
年夜饭的重头戏,向来都是压岁钱。侄子虽然已经读大学了,还是跟往年一样,给他包了个大红包。
那天车上装满了东西,还有对岳父、岳母一家的心意。到了岳父家时,大舅子一家也从广东旅游回来了,听说一家三口出去自驾游。老婆一进厨房,就自觉地切换角色,尽管厨房里已有四个人在了。我也想加入,发现自己有点多余,孩子则很开心,进进出出的。
祭拜先祖后,该做的事都完成了,天夜也慢慢地暗下来了,于是大家都向厨房走去。大家围桌而坐,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菜被端上桌子,一大桌的美味佳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大块朵颐,特别是虾跟鱿鱼,是大舅子他们从广东带回来的。海鲜个头又大,吃起来味道也不错,船上拿下来后直接带回家,没浸泡过水。吃饭期间,嫂子是会计,貌似不经意间说起在广东旅游的情况,说一天早餐吃了海鲜粥,228元,至于是多少量,不得而知,也没兴趣问。出于礼貌,我偶尔插几句,附和着,说一些客套话,聊天嘛,能让别人高兴,自己又没什么操作,又何乐不为。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吃了一个红薯粽子,吃了一点菜后,感觉差不多了。于是放下了筷子,从外套兜里取出红包,递给旁边的侄子,同时说道:豆豆,新年快乐,给你红包,侄子没有客套,也没有推脱,接过后说了一句谢谢。
任务完成了,一个人走到小院子,看着空中皎洁的月亮,有些莫名伤感。想想自己在外漂泊,如今人到中年,仿佛万事休。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他乡,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他乡容放不了灵魂,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把年少无知给了故乡,把卑谦有礼送给了他乡,但他乡并没有善待,只有故乡未曾离开。
相比于岳父的年夜饭,老爸家的则简单多了。
团员饭二:老爸家的团员饭
对老婆来说,婆家和娘家是亲疏有别的,对我来说又何偿不是呢?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怀着歉意和内疚,带着老婆孩子去老爸家吃饭。虽然条件不如岳父一家,他们也尽自己所能的张罗着,也是满满的一桌菜,对我们的到来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两场年夜饭,两种味道,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我在心里暗下决心,自己的爸妈自己宠,希望明年的年夜饭能给爸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