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电视
文/张守权
三、《霍元甲》和女排
多年以来,我所看的电视剧多如牛毛,然而大多俱为过眼烟云,雁渡寒潭一般了无痕迹,给我以及那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常看电视的人留下印象最深的电视剧当属《霍元甲》了。
那时候,我们这些家里没有电视机的小孩子为了看电视几乎走遍了村内外所有能贴上点关系的人家和单位。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那些经常从自家园子走到前院李大刚家看电视的一个个日子,小小黑白荧屏上杂技小丑的表演至今仍然令我回味无穷,无怪乎大刚哥哥老宝由衷的对我说自己爱看小丑表演。我还记得一个炎热的夏夜,几个人站在一家临街住户的窗外连看了两集电视剧《诸葛亮》,更记得被邻家伙伴领到未来的班主任张老师家看了动画片《黑天鹅和白天鹅》,更巧的是,后来的一次劳动之余张老师竟把这部动画片作为励志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
影片《少林寺》的上映在全国范围内陡然刮起一股武术热风,书店里与少林及武侠有关的书籍总会被有文化抑或没文化的人们一抢而空,校园内外常常响起小孩子们嘿哈嘿哈的操练声,所有一切,只要粘个“武”字便特别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而电视剧《霍元甲》的热播则更是万人空巷,无论男女老幼,都热衷于观看这部以具有传奇色彩的清末武术家霍元甲为题材的电视剧。霍元甲等武侠不仅征服了洋人,更征服了莘莘本民族的忠实观众。该剧由香港丽的电视台(即后来的亚洲电视台)出品,该电视台已于2016年停播。这部1981年版的电视剧直到1983年才从广东引进,1984年初开始在大陆热播。彼时,20集不算太长的电视剧并不是每日都播,为了吊人胃口,电视台安排每周只播放五集,仅在每周二周五播出,播完此剧整整四周时间。
我是在电视剧播放之前便已经把根据电视剧绘制的一套六本小人书看完,熟知基本情节。虽然对情节早已了无神秘感,但在那个冬天,得知《霍元甲》即将播出的消息仍令我十分兴奋。而前院搞外建工作的“于老虎”(我的远亲姐夫)恰在头一年购置了电视机和录音机,我还在他家试玩录音机时在伙伴的怂恿下站在那个砖头似的铁家伙前怯怯的用颤抖的声音唱了一首歌少儿歌曲《小鸟》。我还与老傻、四哥等伙伴在1984年元旦那天坐在“于老虎”姐夫家的小凳上目不转睛的看完了被同学曾兆千评价“比《少林寺》还打得厉害许多”的电影《少林寺弟子》,激烈的打斗、快意的复仇让我们看完后兴奋了好久,颇觉回味无穷。热播《霍元甲》的那些日子里,他家的人气十足。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无论左邻右舍的大人小孩还是同一生产队的人们抑或亲朋好友都会齐聚在他家里,而播放《霍元甲》那天,他家面积不算大的东屋更是人满为患,大炕上、地下的高凳矮凳上、窗台上都坐满了人,人们的嗑瓜子声、说笑声、小孩子的疯闹声、被劣质烟草的烟气呛出的咳嗽声让小小的屋子里沸反盈天,热闹非凡,而一旦电视剧开演,这一切都化为沉静,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到黑白荧屏那一点,烟味充斥的空气中偶然会传出个别人有节奏的大声喘气的声音。
那些日子里,很多有电视的人家基本都是在播放《霍元甲》的那天看客盈门。某一天孙老宝对我说他家小小的屋里某晚居然坐了40人。此种人气,即使今天的文化大院也自愧不如。
今天看来,无论从武打设计还是艺术角度,《霍元甲》都够不上是一出好戏,尤其是其故事情节的编造更是严重脱离历史和生活,逻辑性差,极为幼稚,经不起半点推敲,可谓粗制滥造。
虽如此,《霍元甲》却深深的影响了我们那一代人,小孩子们除了学习电视剧中的武打动作外,还总在街头巷尾一路高声喊唱着“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歌词,刻意模拟主角霍元甲陈真的发型,还在一些显眼的墙壁上写着“霍元甲、陈真”的名字。而那时候刚刚升入初中的我,与很多幼稚的小孩子一样,心里开始悄然筑起了一个自己坚信终会实现的英雄美梦,终日喜爱踢踢打打,练些花拳绣腿,找人比试切磋,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成为闯荡江湖的武侠,打抱不平,劫富济贫,出民水火。由此,人送外号“大侠”。于是,对于学习的兴趣日渐散淡,有时甚至在课堂上也与同桌大练“迷踪拳”,虽然也有人劝告,但自己仍是执迷不悟,乐此不疲。学习成绩自然是飞流直下。那时候,我除了留有长长的“陈真头”外,还常在练习册上绘制霍元甲及陈真的形象,并故意将外裤掖到线裤里,这是在模拟《霍元甲》剧中那些练武人紧腿裤的打扮,有如今天孩子们刻意在寒冷的初春露出脚脖自找挨冻一样。至今回忆,不觉汗颜。
《霍元甲》由于在剧终时制造了一个主人公陈真生死不明的悬念,因此引发了观众们的种种猜想,人们无不期盼它的续集《陈真》的早日播出,人们普遍具备的续集情节在这部剧上展露无遗。那一年夏天,学校突降一位卖《陈真》连环画报纸的小贩,五毛钱一份的报纸很快被师生们抢购一空,后来甚至有打听到小贩家去购买的高中生,但却只是抱憾而归。大半年以后,《陈真》终于播出,但这部狗尾续貂的电视剧不再拥有《霍元甲》那般的魔力,除了我们这帮艺术鉴赏水准极低的傻乎乎小孩子外,大多数大人不再选择追剧。记得那20集电视剧我未能看全,皆因为在那个落后年代里,偏远农村经常限电,于是,那一个个昏黑的不眠之夜,我和老傻经常无奈的徘徊在孤寂乡村的穷街陋巷,苦盼着来电,苦盼着能适时地坐在打开的电视机前欣赏着自己喜爱的武侠,任由时光在无聊的等待中慢慢流逝......
人们盼《陈真》,不久便如愿有了《陈真》,陈真死了,人们又在渴盼续集《霍东觉》,而不久便有了续集《霍东阁》(历史上的武术家是霍东阁,而非霍东觉)。很多时候,美好东西的产生往往根植于人们的愿望及幻想。在能力及技术允许的范围内,只要人们的梦想敢于开花,果实成熟的日子便不会与你擦肩而过。
《霍元甲》的成功之处还有霍元甲、陈真等英雄形象的塑造,时至今日,重温那些镜头,仍然感觉风华正茂的黄元申、梁小龙帅气十足,大气深沉,卓尔不群,深得人们喜爱。尽管此后又有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霍元甲》等同一题材影视的问世,纵使李连杰的扮相更为俊朗,武打动作较这部港版剧更为专业和漂亮,虽然也有期许的票房收入,但是,时移世易,这些剧目再也唤不回半点人们对于武侠剧曾有的那种收视热情了。我也不能不叹惋它们的生不逢时了。(未完待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