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一转眼,徐霞客已经离开家二十多天了。这些天里,家里陆续收到了霞客在苏州为族兄徐仲昭购买的竹椅、在杭州购买的人参、捎回的因为太沉不便携带的行李,还有几封家书。
除了夫人罗氏、妾氏金氏在一起见面时,时不时地念叼一下外出的霞客外,梧塍里徐家大院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霞客的两个儿子徐屺、徐岘,理所当然地要担当起打理家业、发展生产的重任。当然,霞客夫人罗氏也已经没有任何争议地成为全家的精神领袖。
是啊,霞客不管不问,头也不回地追梦去了。可日子还得过。一万多亩的土地,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要春种秋收;数十上百的长工、短工、仆人需要管理;租种田地的佃户,要交租了;家里的纺织作坊已成远近知名的品牌,要不要到苏州的城里开个布庄?现在,这生意可红火着呢!这些,哪样不需要耗心费力去运作呢?
确实,徐氏祖上在科举这条路上走得异常艰辛,甚至可以说令人痛惜落泪。但实事求是地讲,他们对霞客的父亲及其家业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厚实的家底,凭着徐氏一族在江阴甚至整个南直隶的声望,加上霞客父亲徐有勉、母亲王孺人的勤俭持家、苦心经营,徐家依然是远近闻名、富甲一方的大户,可以过着衣食无忧、随心所欲,令人羡慕的生活。
如果说,祖上科举的经历对徐有勉确有影响,那么其结果最大的可能是徐有勉不再对科举抱有太多的幻想,而在行动上表现为对科举的拒绝。当然,他并没有拒绝知识。他依然按照传统的路径,支持他的儿子读书。
徐有勉,字思安,号豫庵。或耳闻或者目睹祖上、特别是爷爷、父亲的科举悲剧,徐有勉打心眼里憎恶科举。他决心摒弃仕途,一心把祖上的传下来的家业打理好、经营好。有当地的官员慕其家世想与其结交,徐有勉总是避而不见。而在经营家业之余,他则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游览家乡附近的山水上了。
他这种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了徐霞客。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特立独行也会引起一些人的忌恨。而他那份耀眼的产业以及大名鼎鼎的徐家大院,自然也令一些不法之徒垂涎。就是那些表面上笑哈哈、见面点头哈腰,十分恭敬的佃户,背地里少不了骂娘。毕竟,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大部分的粮食却都到了徐家大院的粮仓中。这还不算,那些本来应该由地主出的赋役,经过几番的变更,也无一例外地落到了佃户身上。
这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徐有勉解决不了,地方官解决不了,就连大明有名的首辅张居正也解决不了。于是,这些人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还在徐有勉中年的时候,有一次,有盗匪抢劫徐家,徐有勉落荒而逃,躲在无锡好几天不敢回家。后来,在回家的途中又失足落马,掉到河中,摔伤了脚,落下了残疾,只能扶杖而行。到了晚年,他又一次遭到盗贼的抢掠,身受重伤,不久便病故了。当年,徐有勉六十岁,而徐霞客只有十七岁。
徐霞客的爷爷徐衍芳生有六子,在分家时,霞客的父亲徐有勉自愿选择留在南旸岐的湖庄书屋,从而使霞客从小就有条件在书海中遨游。在那里,霞客接触到不少方舆图经及游记之作,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热爱山水的种子。
霞客自幼聪明,很小的时候即能出口成章,提笔作文。不过,在私塾教师眼里,他最为另类的地方,莫过于对地理类图书的偏爱。有一次,私塾教师发现霞客认真地读着书,突然脸上露出喜色,便走上前去查看。霞客完全忘记了老先生已站在身边,依然沉浸在一部游记的美文之中。老先生发现,在四书五经的下边,是一本《大唐西域记》。霞客也许是太专注了,本来藏在课本下边的《大唐西域记》已经露出了大半。看到得意之处,霞客身不由已,差点笑出声来。
私塾先生向徐有勉告状。徐有勉表面上答应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不务正业的儿子,背后不但没有责罚,反而支持儿子。
“这部书写得很好,讲的是唐玄奘到印度取经、一路上历尽千难万险的故事。看没有问题,但要记住,学校里的课程也很重要,也要学习。”徐有勉手里拿着被老先生缴获的“物证”——《大唐西域记》,一边翻看,一边对霞客说。
霞客说:“请父亲放心,下次一定会找时间看课外书。如果学习不好,将来就算是有所见,也未必能写得出来,所以,还是要打好基本功!”
听儿子说得头头是道,徐有勉甚为欣慰。
徐霞客的母亲王孺人是位了不起的女性。嫁到徐家后,她与丈夫相敬如宾。男主外,女主内,她牢记古训,凡事以身作则,把家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很快就赢得了全家的认可。
徐有勉去世后,六十岁的王孺人从丈夫手中接过家族发展的指挥棒,内外兼持。尤为可贵的是,她没有满足于守成,而是大胆地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向纺织手工业领域寻找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苏、松、杭、嘉、湖五府,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区,也是棉纺织业从业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随着棉花种植、种桑养蚕业的快速发展,纺织业有了充足的原料。于是,各种纺织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当时的纺织业中,忆经有车工、纱工、缎工、织工等多种工种;织绸业中,则有打线、染色、改机、挑花等诸多工序。纺纱、弹棉等技术和工具也有显著改进。仅苏州纺织业就有数千名熟练雇工,纺织机也有绫机、绢机、纱机、罗机、布机等多种类型。与此相适应,吴中地区形成了大型的棉花、丝绸市场。不少以农业起家的中小地主开始转型,他们在大院里开设纺织工厂,在苏州、杭州等城市里开设布庄、绸店。很快,他们生产的产品换成了真金白银。
王孺人虽然在大院里深居简出,但她的消息并不闭塞。家族中的人不时地把外边的信息传递给她,身边的仆人的议论,也让她感到了外界的变化。她开始意识到,坐吃山空,徐家绝不能在这种变化中落伍。
她让人从外地买来各种织机,在徐家大院里专门辟出场地作为工坊,聘来熟练工人及技师,亲自带领家人学习织布。聪明、细心、勤劳的王孺人很快掌握了织布的方法,并不断地改进,织出的布平整、细密,品质一流,一投到市场,便受到了欢迎。久而久之,“徐家布”成了品牌,人们以购买“徐家布”做衣服、被褥、送礼为荣。以此为契机,徐家不断地扩大投资,广招雇工,一时间徐家的手工作坊炙手可热。
家族产业的兴旺为徐霞客的旅游探险生活提供了充裕的物质保障。不独如此,母亲王孺人还在精神上极力支持霞客。
霞客是个孝子,奉行圣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古训。虽然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穷游五岳之志,但他不想让父母为自己担心。特别是父亲去世后,这种想法更加强烈。而知子莫如母。王孺人深深地了解儿子,知道他内心的渴望,也体谅他的苦衷。
有一天,王孺人认真地把霞客叫到跟前,拉着他的手说:“儿啊,娘知道你的心事。娘给你讲两个人。”
“你知道写《史记》那个司马迁吗,他二十岁的时候,就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史书中提到很多地方,他都亲自去了。不仅熟悉了地形,还了解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为他写史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母亲说。
“司马迁,我当然知道,自己爱上山水,还得感谢他呢。”霞客心想。“母亲,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写一本书,记下山山水水”,霞客说。
“还有一个离我们很近的一个人。在浙江余姚县,有个大学者叫王阳明,就是提出知行合一那个”,王孺人接着对霞客说,“他在十五岁的时候,就私自外出,到了山海关。关外,就是蒙古人的地盘了。那时候,还经常打仗呢。”
霞客听母亲这样说,感觉开心极了,仿佛那个跑到山海关外的人是自己。
“确实,圣人曾经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话,这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说父母在,不能远游,让父母担心,那就是不孝;二是如果游,一定要有计划。也就是说,孔子并不是反对离家出游,只是出游要有计划。你出游,娘支持你,但你要答应娘一个条件。不管你去哪,你在一年内一定要回来看看娘。然后,娘再让你走。”王孺人给霞客摊了牌。
在母亲的支持下,徐霞客做了几次中短程的游历,为他晚年的长途、专业旅游探险积累了经验。王孺人为了打消儿子的顾虑,在八十高龄的情况下,坚持陪儿子到宜兴等地去游玩。就这样,王孺人用行动为儿子的梦想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