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儿子再度头疼难忍没去上学校,在我陪着他看病的过程中,儿子告诉我两方面的内容,“如何完成今天的作业,如何和爸爸沟通”,我听了之后,深觉欣慰,因为我发现我儿子具备两大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儿子点赞!!!
一、和爸爸沟通的缘由
事情是这样的,儿子春节过后多次生病,多次没去学校;由此爸爸很担心,他害怕,照此发展下去,学习落下且不说,还会形成“一个遇事儿就不去上学”这么个恶习,所以说,爸爸看到儿子稍微有所好转,立马对着儿子就会说,“你看你都好多了,啥时候去学校呢?”,儿子不知如何应答,唯有保持沉默!
尽管我有点儿心疼儿子,但我也知道“这不学习的熊货”就这样,看似对儿子不公,但冥冥之中,他就是“教材”,他是帮助我儿子提升认知的“教材”,很有价值!所以,我告诉儿子,“爸爸的话,在好多人看来,带有批评埋怨的意思,但其实不是,他是担心,他担心你频繁请假影响到学习,让你在学习上没有成就感!你能做的就是和爸爸沟通,告诉爸爸,你的方向,目标,怎么办,他听到你告诉他这些,他都不心慌了!”
二、儿子的想法
我骑着电动车,儿子坐在身后,他告诉了我和爸爸沟通的内容,“如果爸爸看见群里你给我请假的事情,我就告诉他,‘爸爸,你不用担心,对于数学我不会的,我回来问咱们家的大咖——我妈;对于英语,我可以用咱家的纽曼词典笔,或者在学校问我英语老师;对于语文,我就多读多写多背了”!
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儿子非常有思想,立马对儿子一阵“彩虹屁”!
三、儿子解决问题
从小药房看病出来,他开始琢磨下午放学后作业的事儿,
儿子:“妈妈,我作业该咋办呢?”
妈妈:(我立马启动惯性模式,立马一顿输出)“我把你送到学校门口,你直接去学校取出来吧,正好和不延时的同学出来的时间相吻合,你和其他同学一起出来吧,我在学校外面等你!”
儿子:我有三种办法,你听听!
妈妈:好吧
儿子:1.我直接去学校取作业;
2.等咱们楼上的同学延时7点回来时帮我带上;
3.我回家做咱们家已经买过的练习册。
算来算去,还是第三种办法最好!
妈妈:好,听你的,我儿子分析得有理有据,为娘听你的!
四、儿子和爸爸真正沟通
下午,将近6点,爸爸打过来电话,果然如儿子所言,爸爸好奇地问道,“下午咋没去学呢?”
儿子,因为有了前面的预演,他对着手机,告诉爸爸,“下午,我头疼喉咙发炎了,去看病后又去做了小儿推拿,所以没去学校!作业我让同学捎回来吧,他回来太晚了;我去学校取吧,我不想去;想来想去还是做家里妈妈买给我的练习册!”
儿子完整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电话那头的爸爸也没在多说什么,只是告诉儿子,多多喝水!
儿子呢,在家里喝水,看电视后,自行坐在书桌旁各写了两页语文、数学、英语练习册和两页数学口算题!
此刻我记起了院长的一句话: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从优化语言开始,一个人真正成长的实现是通过具体的事儿实现的!
——王纪琼
我儿子的所思所想所做,实实在在验证了院长的这句话,那么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我儿子是真正成长了,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