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太匆匆,林花谢了春红,转眼间我们的市级课题就要进入尾声,准备结题了。今天,课题组的线下活动,经过半个月的筹划,准时在六十铺中心校开始了。看着同事们或认真,或微笑的神态,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那些年,我没有错过雨季
回想几年前,特别感谢教研室王家良老师,他在做课题的时候,把我们几个愿意在教学中用心的农村老师拉进去。东奔西走,参加教研活动,听课,写读书笔记,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参加课题活动,我们逼迫自己读书、写文章、参与公开课教学、参加优质课比赛,积极践行名著阅读推广,让学生爱上读书,走进名著,滋养身心,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强的斗志。
感谢王老师,那些年,我们一起在课题研究中走过,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我要在教学中研究,让自己不断地成长,学会科学地守护着我的幼苗,促进彼此茁壮地成长。
回想那些年,在有的老师抱怨工资低、消极怠工的时候,我,一个普通的农村语文教师,在课题组的要求下,慢慢从名家课堂里学习优质地授课,从名家成长经历中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从名家教育思想中学习汲取先进教学理论,我犹如一株瘦弱的小桃树,没有错过那绵绵的雨季,在霏霏细雨中舒展腰身,慢慢长大。
这些年,我在积攒阳光
一路走来,我有了一点成绩,经过绿色通道,来到五中,我认为自己已经船到码头车到站,可以在这离家很近的大学校,顶着市级学科带头人的光环,认真工作,安享时光。
谁知道,五十铺中心校刘校长向我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虽然不是教委领导,和我们不在一个学校,但是,他却操心颍上县很多年轻教师的发展我的长期发展和辐射作用。他指导我和李晓风老师共同申请的一个市级课题,带领我们带着年轻的教师再次携手同行,朝着更远的方向前进。
我们课题组吸收了年轻好学的老师加入,通过读书、写作、上课、研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让一部分年轻教师由写不长,写不好到写起来条分缕析,分析起来头头是道;由不敢上课,不会上课踊跃上课课程由八里河中心校赵兰叶老师和六十铺同伟玲老师共同执教诗歌群文阅读。一个讨论的是诗歌里的花言草语,一个是一样送别别样情。
第一节课由同老师执教,这是一个来自南方的温婉女孩,声音柔柔的,轻轻的,表扬学生的时候,声音尤其悦耳动听。同老师选取可几首和送别的诗歌,让学生分组找出”送别的人物,地方,表达的情感,送别的方式”等等,送别的方式有折柳送别、饮酒饯别、踏歌送别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