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不愿我用的作业本,课堂笔记本破破烂烂的,于是,我就买一个新本子,把已经翻烂的旧本子内容抄写一遍,在抄写的过程,可以说抄写的内容已经烂熟于胸,根本不用特别记忆。就这样,我的语文成绩从小学就一直很好。
上了初中,我爱上了阅读,读课外书籍,当时家庭条件不好,想方设法从同学那里借书看。幸运的是,我的同桌城里有个亲戚,每年都去城里一趟,她的亲戚家离书店很近,每次回来,都买几本来,她看完,我便借过来看。记得很清楚有一本书是老舍主编的,《作家教你写作文》,都是一些有名的作家写的,我如饥似渴的读着,最后把整本书都抄了下来。这样,就奠定了我学语文的基础。高考我的语文成绩127分,应该在优秀行列里。
到了大学,我选择了中文系,开始了正轨的语文学习,自由的阅读海量书籍。大学的图书馆里什么书都有,好书实在是太多了,我尽情的畅游书海。阅读的嗜好,已经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除了阅读,我还喜欢写日记。我性格内向,有什么心事,我愿意写在日记本上,告诉我的日记本朋友,就这样渐渐养成了写作的习惯。
那天读到周国平的《让教育回归人性》,他写的,呼吁的教育方式,正是我一直在践行的。所以我有完整的人格,丰盈的内心。
我认为,我学语文的道路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