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助力高校毕业生启航未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这一文件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指引,也为社会各界协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就业形势日益复杂严峻。从2022年起,高校毕业生连续三年突破千万,已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绝对主体。在此背景下,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件提出的优化培养供给体系是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基石。科学研判人才发展趋势及供需状况,建设人才需求数据库,开展人才供需关系前瞻性分析,能够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精准的方向。以促进供需适配为导向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完善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使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加契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例如,一些高校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升级传统就业服务体系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环节。强化就业指导体系,将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打造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就业能力。健全求职招聘体系,强化校园招聘和就业市场服务,推进重点领域人才服务,优化规范招聘安排和秩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和便捷的求职渠道。像一些高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参与,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选择。同时,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支持民营企业稳岗拓岗,鼓励群团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等提供特色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进一步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完善帮扶援助体系和创新监测评价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健全困难帮扶机制,为脱贫家庭、低保家庭等困难毕业生提供服务和援助,实施“宏志助航”就业能力培训项目,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和进展监测,及时掌握就业市场动态和毕业生求职意向,为就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推进就业评价改革,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工作评价结果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评估、“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等重要因素,促使高校更加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巩固支持保障体系是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建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打造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推广数字化就业服务新模式,能够提高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和良好氛围,让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助力他们启航未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毕业生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