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利用好每一段碎片时间,所以,昨天上午放学前,我在班上布置了下午到班的任务——背第二单元单词,准备默写。
下午2点开校门,学生大多都能按时到,2:20预备。如果这期间没有具体的任务,只靠学生自觉学习,那你就等着生气吧——一块地,只有种满庄稼才能不长杂草;同样的道理,一个班级只有任务满满才能少发生乱七八糟的事儿。
这一单元单词已经让学生自己默写过两遍,要求家长监督签名(这一项对多数人来说形同虚设)。之所以上午放学就提醒要默写,就是想让那些觉得自己没背熟的同学回家还有时间再背背。
一切都设想得非常完美。
下午来到班,看着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也没有鸡飞狗跳,感觉自己布置得还是很“英明”的。
默写时间快到了,我先问问背得怎么样,免得一默写都不会,浪费时间。结果一连问了三个中上等的学生,回答都是“快背下了”。这样看来,默写的意义不太大。
然后我问:“哪些同学中午回家背单词了?请举手!”
我看了看举手的同学,有六七个,并且都是老师认为原本已经背下的。
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优秀的学生绝不是天生聪明,他们只是懂得利用时间,更能跟着老师的步伐和思路前进。而那些学习不好的,也并非天生愚笨,只是毫无进取之心再加上懒惰罢了。
鉴于中午没有默写成单词,晚上的作业就让把单词重新默写一次。
早上收作业,却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优秀学生任德芳竟然没有写,理由是“不知道有此项作业”。这一次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她。
开学以来,我已经跟她谈话三四次了,原因是迟到。
她的家就在学校前面的那栋楼,步行一分钟就能到校,跑步的话就是论秒了。
第一次迟到是下午,理由是“睡过头了!”
第二次是早上值日,其他学生都快干完了她才来,说是作业出了点问题。
第三次竟然是找不到口罩了,找了半天。
过完五天假期,又迟到了,理由已经说不出了,其实理由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的思想及态度出了问题。
她本来是一名非常自觉踏实的学生,曾经不止一次地考过班级第一名。
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建档立卡户,母亲不是很正常,全家靠父亲一个人在外县打工生活,住在学校前面那栋楼的地下室。基本上从生活到学习全得靠自己,家长签名监督什么的是绝对指望不上的。
我一直认为任德芳同学自制力较强,自我管理能力还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但是,经过这个漫长的假期,一切都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退步而不自知?是家庭环境还是同学影响?仅仅是习惯的问题还是态度的转变?我想根本原因还在她自己,内因才能决定一切。
看来我有必要与她进行一次深层次的谈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