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智商》第四章:给智力概念瘦身
我有一个研究生同学,人称越越。他是经济学出身,擅长各种考试,读过很多书,你有任何理论上的困惑都可以得到回答,唯一的问题是三分钟后就要吵起来,生活中的小事都会成为问题。他读博士二年级的时候,一次共餐经历让我哭笑不得。他出于地主之谊要带我去吃很有名的馄饨,结果找不到路,打了车又说不清楚,最终没找到,我忍者饥肠辘辘告诉他吃什么都行,但他坚决要找馄饨店。两个小时后他找不到回学校的路了,还执意不听我告知的路线。直到我强制做决定,才在三个小时后吃上那顿饭。哦对了,我一向吃素食,对馄饨丝毫没兴趣。
越越同学是我的朋友,有很多可爱之处,但很多人都认为他情商低。然而在阅读《超越智商》这本书的过程中,斯坦诺维奇主要阐述了“理性”的概念和应用,多次强调“理性障碍”的典型案例。我脑海中浮现出很多情商低的案例,他却绝口不提“情商”一词,这使我感到非常困惑——理性与情商的差异在哪里?
第四章,他终于提到了“情绪智力”的概念,遗憾的是,斯坦诺维奇不是中国人,他可能不清楚中国对情商的应用到了哪般田地。斯坦诺维奇在文中只说了一句话:
同理,提出“情绪智力”和“社会智力”概念也是基于相似的考量。(P43.)
在附录的注释部分,对这句话还有些解释,其中有一句是:
社会智力、情绪智力和实践智力等概念的一致性在很多文献中依然存在争论。(P219.)
这些信息基本上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情绪智力根本不值得一提。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说“某某某情商很低”,我们很少说“某某某做事不理性”。
从1987年“情商”首次出现到到现在,这个术语广为质疑,学术界认为情绪智力概念不精确,基础不扎实,缺乏实证内容。我猜测,斯坦诺维奇对“情绪智力”不屑一顾的原因是:
在对智力进行讨论时,通常会在一开始就错把智力概念置于认知功能的语境中,进而接受“智力是人类心智的核心特征”的默认假设,使得后面的所有讨论都偏离正确轨道。我试图摒弃这个默认假设。我将先描绘出心智的大致模型,再把智力放入其中。(P21.)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斯坦诺维奇质疑的是作为基石的假设,更别提那些结论了。孔子蹬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从大脑加工方式看,有类型一和类型二;从心智模式看,类型二包括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而智力不过是算法心智的主要部分而已。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斯坦诺维奇对智力和理性的探讨如下:
智力测量所测试的心理能力(MAMBIT)随着“智力”的霸权主义被过度重视,广义智力理论家试图通过“稀释”策略削减其影响力,即扩展智力概念的内涵。这种战略适得其反,神话了智力的概念,强化了MAMBIT百余年在智力领域的霸主地位。如果采用“压缩”策略,即按照狭义治理理论轮把智力的内涵确定为通过智力测验可以测试的那些能力,给智力的概念瘦身,从而为诸如“理性”等其他心智概念留出余地,那么学界、社会和民众就在认识上进了一大步。
并非所有作者都具有科学家精神,但真正的科学家在写作时也会遵循研究精神,斯坦诺维奇就是如此,他对概念近乎疯狂。“概念”一词是普通逻辑学的基本术语,任意翻开一本学科教材,都会显示“概念是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是逻辑的最小单位,概念、对象和词语构成了一个认知三角形。由此可知,从概念出发进行研究,是符合规律的。
斯坦诺维奇在本书第二章《理性障碍:理性与智力的分离》中,从词典、不同作者和民众几个方面来理解“智力”的概念,可以看做是个静态的分析过程。在本章他引入广义智力理论家、民间心理学等的对智力的研究和解读,对智力的概念进一步做动态分析。
如果把智力的概念进行拓展,将会出现什么结果?比如,在智力前面增加一个状态定语,衍生出实践智力、人际智力、情绪智力、多元智力等概念。(1)滥用掩盖了原本就存有疑问的智力概念,而且让智力成为了花架子;(2)把智力的意思曲解为“擅长某一领域”;(3)同民众一样把智力看做一种宝贵的特质,且被别有用意的人加以利用,比如教育的激励工具;(4)违背了“相同名字的概念应该归为一类”这个常识,没有突出非MAMBIT部分的独立性和差异性;(5)与智力相关的各种概念膨胀,而经典的MAMBIT红旗遍野。
如此可见拓展智力概念行不通,那最好就是限定它。这个策略除了解决上述问题外,还有一个好处。当智力被误读为适应时,也同样奏效。理性和智力是两码事,聪明人做傻事不值得大惊小怪,弗林效应就不再是什么未解之谜了,因为智商提高仅仅代表过去几十年民众的流体智力水平有所提高,而理性、创造力等水平是否有所变化不得而知,没有带来社会文化繁荣也没什么可讶异的。
斯坦诺维奇还借助自己与韦斯特的一向研究来论证民间心理学能够区分智力与理性。最后他的结论是:
需要“瘦身”的是智力的概念内涵,即将所有重要的心理品质都整合到治理概念中,或是将备受推崇的积极心理品质附加到智力概念中的理论发展倾向。我们应该根据MAMBIT约束智力的定义范畴。通过压缩智力的概念内涵,个那些由于智力测验未涉及而备受轻视的心理品质留足发展空间。 (P54.)
以上这些,是斯坦诺维奇对智力概念的分析,也是我在本章阅读中最大的收获——从概念入手,看起来繁琐,但更贴近本质,更具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