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第六章读书心得
第六章: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所有的学习,所有的理论归根结果都是为了“改变”二字。没有行动,无从谈改变。
所以,行动是我们一切学习最终的诉求。但,现实中,我们往往止步于此。故,“经纶”只能满腹,“壮志”总是未酬。人生只是在光阴中多打了几个涟漪而已。
这一章对行动力的讲解并不是打鸡血式的激励。而是告诉我们行动力不高的底层原因,并告诉我们最笨的提升行动力的办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操作。
1. 行动力弱的本质就是模糊。
这一逻辑我觉得太对了,在潜意识章节中,我们已然了解:模糊是人生困顿之源。成长的人生就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因为对目标,对要做的事情、时间、要求、方法方式如果不清晰,很含糊,似是而非,自然也不会采取行动。
心理学上说不能追溯清楚的事就很难产生行为,如出一辙。自然而然,提高行动力,其实首要的就是要提高清晰力(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成长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构建。
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写行动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年度计划,可定期回顾一下,很多都没有完成,或草草了知,或结果不佳。不是没有时间,可能是对这一项工作根本没有想清楚。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
2. 最笨的办法,是最有效的办法。
书中提高行动力最笨的办法,大家都会,简单到我们都不屑一顾。我总结就是三点:
A 写下来.
写下自己要做的事情,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这些事情主动抢占大脑主阵地,让大脑无法抗拒。这是一个元时间节点,主次分明地想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会更好的控制未来行动的时间质量。人与人的差别就此开启,这一点感觉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我这种动不动就想清空脑子的人。
B 规划好
很多时候,我们不太愿意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定一个明确的时间,因为时间好像总在被打扰中,不好确定。但是,如果没有时间限定,我们主观上绝对不会开始行动(因为本能脑和情绪脑不想做)。只有时间明确,理智脑才会开始启用。规划的目的是让理智脑清晰的知道和调整,而非严格执行。另外,规划好行动思路,方式方法。可以让我们做到胸有成竹,避免遇事溃不成军。
C 做比较
事后做比较。比较实际完成和预期的不同。这也是我们在元认知当中所学到的反思。任何事情只有经过不断的反思,提炼,我们的认知、技能、思维的成长过程才会形成正向反馈闭环,才会有提升。
3. 文中行动力金句,裨益良多。
A 热爱你所做的事情。
热爱才会有激情,才会自带“要事第一”和“提高清晰力”的属性。这是行动力的重要前提。如同教育孩子的前提首先是爱孩子,否则再多的教育方式都是空中楼阁。
B 思考很重要,但光想不做,贻害无穷。
有句话:你过得不好,是因为你想的太多。有道理的。思想太复杂,往往瞻前顾后,畏惧前行。很多事情我们其实不用想的太清楚,因为没有多少人能做到格物致知,大师王阳明格个竹子都能吐血,况且我们都是凡人。想清楚更好,想不清楚,就凭感觉先行动起来(这是顶级成长模式哦!)。不计较的行动,才是王道!能坚持下来,结果注定不会太差!
这一章节,用最简洁的篇幅,用最笨的办法诠释了行动力。
行动本不难!你我皆可以!
再用文中一句金句收尾今天的学习体会: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凡事以改变为标准时,我们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我们的成长路径会更加清晰!
附:本章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