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近几年来渔业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结合生态学原理,通过对传统养殖池塘的改造,科学布局养鱼与养水的空间与功能,综合运用新型养殖设施与工业化技术,把传统的散养于池塘内的“吃食性鱼类”集中养殖于一定规格的流水槽中,采用高效增氧设施设备,对流水槽进行连续饱和地供氧,满足养殖动物对溶氧的需要。并对鱼类的排泄物采用物理和生物等方法进行多形式、多程序的分离、净化处理,从而实现渔业生产的“生态、健康、集约、高效”。具有“增产增效、节地节水、环境友好、质量安全、便于管理”特点。
我区2014年起在学习吴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实践,先后在东方绿洲现代渔业基地3区11号塘、新丰镇沙港村、大中镇光明村投资建设了38个标准化养殖池。
2016年4月,江苏大丰沿海开发集团正式启动“东方绿洲生态渔业园”项目规划,养殖系统工程于当年10月开工建设,并于2017年3月完成设备调试,2017年4月投苗试养。50个智能化池塘流水槽建设于园区东北,总面积7018平方米,每个流水槽净面积100平方米(养殖水体200立方米)。
流水槽东侧配套设备用房和生产管理用房,保证正常养殖需要;流水槽下游建设污物沉淀池及吸污设备,对鱼类排泄物和残剩饲料进行物理提取,并由污物处理池进行三级沉淀、过滤、净化,净化后的水重新排回河道;流水槽北侧及以西区域为生态净化塘,通过水生植物(芦苇、荷花、香蒲、水草等)根系形成的生物膜对有机质的降解作用和螺蛳、鱼(主要为鳙鲢等鱼)、虾等水生动物对未能通过物理吸收的鱼类排泄物和残剩饲料进行过滤、吸收、降解。同时水生植物良好的遮光作用,可有效抑制藻类的过度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