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来自灵魂的傲慢”

不仅是在兴趣爱好上阻碍自己,也在职业选择上阻碍自己,是不是一样的动机?不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今天看到了一个星际新闻,让我在想,宇宙会不会就是一个生命体?黑洞像是免疫细胞,或者排泄口,生命体的时间流速和我们的完全不一样,

又想到,我们身体里的细胞和粒子会不会也有意识,





现在开始越来越多思考身体和意识的关系,以前好像总是无意识的、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是身体的掌控者,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和对待自己的身体,但是明明身体才是自己的意识得以完成任何事情的基础,并且,身体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听话”和“顺从”,我不可能做到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我把这称之为“来自灵魂的傲慢”。

相反,身体需要意识去照顾,并且,让身体变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施图茨的疗愈之道》中提到提升生命力的三个层级,其中最底层就是和自己身体的链接。

看起来“提升生命力层级”和“我的意识”没有什么关系,施图茨在提出模型的时候同时解释说,生命力关于热忱。我觉得这其中包括了对世界的热忱、对手头的事的热忱、对意识存在的热忱...我觉得这是能支撑意识的最底层的力量

我确实需要学会如何更好的和身体合作,了解身体对食物、睡眠的反应,了解她会喜欢吃什么,她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休息,需要休息多久...

最近开始收集到心率数据,不知道怎么回事


人活一辈子的意义1.为了追逐一个目标,2.为了体验


我接受起床的痛苦


我发现我在路上听东西,就会不自觉把听到的内容和场景联系起来,再次听到那个东西又会再次想起某个场景,所以我不适合在一个场景里接受信息,更好的方式是多走走,一边走一边听


我想到了一个答案,为什么我那么需要整顿秩序,外界有形的无形的以及内心的,我还是更偏内向特质,虽然喜欢和别人玩,但是我觉得那是我收集经验和探索可能性的方式,我需要消耗能量去探索,自己待着才能充电。以及,我和这个世界交互是隔着距离的,我可能是通过自己去建构一个世界,信息进来需要先筛选,再进入我的内部世界,我不会直接进入以及直接认知真实的世界,我总是和世界隔着我的模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