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车后由于有绿化带不能马上回到马路上汽车和绿化带的狭窄区域行走。(其实很大原因是,公共设施的设置有问题)
这时走在前面大半米远,小孩子趔趄了下,妈妈一把拉住孩子,一边骂道:咋没压死你呢?!
我相信妈妈不会真的希望孩子出事,那一刻是担心害怕情绪还没有回落。
但是,孩子在那一刻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1平复情绪,2获取些安全知识,从而在今后更加远离危险。
而现实中孩子得到的是什么呢。首先他被环境吓到了,接着又被训斥自己母亲吓到了。然后一脸茫然。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颗小心灵需要花精力去安抚家长情绪。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有多少精力去防范下次危险的发生呢。
所以说妈妈的状况很重要,母亲的责任是提供给孩子安全基地。让孩子能得到安全感尽快回复应有的状态。
2
见到家长带孩子闯红灯。其实严格意义上,是没有危险的。刚刚出现在穿行车辆按照红灯停下,但是人行道还没有出现可通行的绿灯那几秒。
只是,这位家长真的需要着急这几秒吗。
时间和遵守日常规则,相对来说明显后者更为重要。
人除了有生物属性,还有社会属性。这这社会有无数个规则组成,我并不认为所有规则都合理,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有普世价值,并不值得去值得违反的。相反,太多细节上和规则有出入,孩子会容易受到非议。果枪打出头鸟的时候,他会变成首先被莫名牺牲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