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我们很容易陷入匆忙的状态,于是一段人际关系不是以稳定而平等的节奏来回交流,而是变成一方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方处于顺从地位。
身为成人,我们知道关注我们接触的每个人是一种礼貌,但有些人偶尔会忘了婴儿也是人,请试着把孩子想成需要照顾的合作伙伴吧。
如果你不回应孩子对关注的请求,他会提高请求的声音,或是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调皮,来自父母的负面关注总是比毫无关注好,因为至少孩子知道你心中有他。孩子变成麻烦之后,就更难和他相处,也更难去关注他了。那实在很可惜,因为这时他更需要关注,以修复早期的关系破裂。
关注孩子不是指你一直称赞他“做的很好”或是说他“最棒了”,那样做未必有效,关注孩子也不是要你评判他,孩子需要的是有来有往的对话,你在婴幼儿身上投入这种关注越多,未来需要弥补的裂痕越少。
【感悟】
仔细地回顾一下,以前还真是把孩子当孩子,从来没有认真地把孩子当成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
有时忙得不可开交时,他在那边一遍一遍地喊:妈妈,妈妈,过来一下。大部分时间都是很不耐烦,要么回复“在忙,没空”,要么急冲冲地过去“你到底要干嘛呀,快点说,别耽误我”。
今天听到他放学回家开门的声音,我很夸张地和他打招呼,他直接背着书包就来厨房看吃什么菜,我要他放下书包去收拾下桌子准备吃饭,他愉快地“遵命!”
昨晚有点累,眼睛不舒服头也晕,但他一直要求我认真陪他做作业,不同意闭目养神地陪。到九点才完成作业,我想溜回床上,让他自己洗漱去睡觉,因为如果我不睡他也不会睡。于是我也装了一下,我一边扶着沙发一边摸着头说:头太晕了,坚持不了了,我得快点去床上躺着。他马上跑过来,扶着我回房间,帮我开灯,还把我两只腿扶上床,然后关灯去准备自己睡觉的事情。
不把他当成孩子,而是把他当成一个和你平等的人,真的会增添很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