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工作生活183天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终于回家了。今天(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返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
从直播视频中可以看到,三位英雄的飞行员都是被四名服务人员用一种长相独特的椅子抬着出来的。当王亚平的女儿跑过来拥抱妈妈的时候,王亚平流泪了。她掏出一个很大的“星星”来兑现给女儿的承诺,可是她依然没有跳下椅子。是他们太累了吗?不愿意走路?
这里需要解释的原因很多。
首先:太空是真空环境,它与地球的环境大不相同,其中几个明显的特征是:微重力、低气压、强辐射、超低温。宇航员们经历了半年的太空生活,着陆以后,大脑可以适应陆地环境,但身体不能适应。
第二,宇航员的骨骼在刚刚回到地球的时候非常脆弱,四肢也有可能不匹配。光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是站不起来的,运动幅度太大他们会骨折。因为在地球上,我们人体站立或者行动,都是由我们的骨头进行支撑着身体进行。但是在太空上,是处于失重环境当中,那么宇航员都是漂浮在半空中的,以至于长时间处于一种缺乏运动,缺乏重力的作用下,身体各方面的骨骼、细胞等等都处于半休息状态。就相当于一个人在床上躺了几个月,你突然让他起来跑步,必然是不行的。人类的身体一直处于地球环境下成长,早已经习惯了吸引力的环境。突然需要在失重的太空上生活,身体长时间失重,那么肌肉、骨骼质量自然而然就会下降,甚至会出现萎缩现象。长时间的失重生活,会导致骨头中的骨盐代谢出现紊乱,钙磷等微量元素会随着尿液而排出体外,而在失重的太空中,由于人在长时间内不需要腿部等骨骼进行负重和支持,下肢的血液供应就会减少,破骨细胞功能增强,成骨细胞功能减弱,最终导致分解过程大于合成过程,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宇航员身上穿的“宇航服”可是重达几十斤。他们可是我们的宝贝,万一身体受到伤害可不得了。
第三,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下生活,失重状态下,对于人体血液以及心血管系统都有一定影响,因为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的压强也是不同的。在地面时需要较大的压强,太空中则无需那么大的压强,这种变化会对心脏造成一定负担。就相当于长时间站立着,甚至经常是整个身体倒转过来,那么身体的血液、心血管功能等器官系统都会形成一个“错乱”,不过这些现象都是可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让这些器官逐渐适应失重环境,还需要保持训练,才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
当宇航员回到地面后,第一时间是坐着,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受到地球的重力影响,心血管等功能不会第一时间去适应,需要缓一段时间才能够恢复正常。要是回到地面上,立马站起来的话,就会出现晕厥、作呕等现象。所以这也是为何宇航员返回地球后需要坐着或者人搀扶着。所以,宇航员着陆后需要座椅抬着。
太空生活对宇航员们身体的影响有多大?
在太空中,失重环境下宇航员的身高会增加。
太空的失重环境下,航天员们的骨骼压力是很小的,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人体的骨骼不受到重力的压迫时,骨骼可以得到更好地舒展。
神12的宇航员在太空中待了三个月,身体比去太空之前高出3-5厘米左右。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增高方式,只是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机遇。这次神舟十三号上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他们三位在太空中待的时间更长,他们的身高会增加多少,我们拭目以待。
在太空中有着极强的宇宙射线,这些射线中的辐射粒子具有极高的能量和穿透力,而长时间的辐射以及微重力环境会使人体正常的细胞受到一定的损害,正常情况下返回地球后这些生理影响都会恢复。
会导致人体DNA发生变化。
NASA的一项实验表明,宇航员在长期的太空生活中,会让体内超过的基因发生改变,细胞组织的软色体末端的端粒长度改变尤为明显。同样,这种变化也是可逆的,在经过几个月的恢复性训练之后,太空生活带来的身体变化也会逐渐消失。
宇航员们在太空站里,面对着低重力、低气压、强辐射、超低温的环境,除了搞科研,还要面对其它突如其来的意外。这次,马斯克星链计划的一颗小卫星就差点撞到我们的空间站。还好我们通过变轨及时避开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祝贺英雄的航天员顺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