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晴
今日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是全年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关于夏至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我国古代帝王为纪念太阳的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而设的节日。
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夏至日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在夏至这一重要的节气里,古人流传着许多关于节令习俗和庆祝方法的智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吃素、赛龙舟、吃荞麦面、烧九九香、挂艾叶、拍桂花酒等。吃素是夏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是祈求夏季平安、预防疾病的传统习惯。赛龙舟则是一种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竞技性的体育比赛,已经成为夏至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吃荞麦面、烧九九香、挂艾叶、拍桂花酒等也都有其特别的寓意和传统意义,在民间和宫廷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庆祝方式。
夏至过后,饮食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勿过咸、过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等,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而面条,也是夏至后被推荐的美食之一。
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的概括。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尤其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人体需水量大,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适量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
除了从饮食上注意养生保健,还要在精神上注意调养。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心静自然凉”,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夏至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过各种活动庆祝夏至,祈盼丰收和吉祥,表达对太阳的尊崇和感恩之意,一定程度上弘扬祖先们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之情,也表达着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