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其实就是一场马拉松

12月9日,广州气温不足10℃,寒风刺骨,还下着淅沥小雨,恶劣的气候没能阻止马拉松跑爱好者的热情,3万名参赛者如约参赛,成为寒冬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人钦佩不已。

有人说,“马拉松跑是孤独的竞赛,自己与自己斗争”。此话道尽了马拉松比赛的精髓和精神。

全长42.195公里的马拉松跑,是挑战人类运动极限的项目之一,想完成比赛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还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

因为马拉松跑必须能够经得住精神上、肉体上各种痛苦,还要保持对竞争的新鲜热情,不断地向自己的最终目标努力前进,实现自我超越。

其实写作日更又何尝不是一场马拉松呢?

写一篇文章不难,写十篇也不是难事,但是每天写作却非常人所能及也。每天写作对写作者毅力是巨大考验,因为特殊情况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如生病、临时有事等,倦怠时期不期而至更是再所难免,新鲜劲不可能一直保持,成为晨起洗漱式习惯何其难,而且写作属于创作,文思枯竭、江郎才尽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说,日更不仅在精神上、肉体上考验写作者,保持新鲜劲对写作者更是高要求,所以写作者必须具备马拉松跑的素质,更需要具备马拉松的精神。具备这种精神的写作践行者,如同跑完马拉松跑者,除了身体舒爽,更是人生赢家。

多年以来,无论多忙,李笑来每天都完成3000字以上的文章,不仅在年轻时就实现财富自由,而且撰写多本至今仍然畅销的书籍,影响无数年轻人,通过写作成为人生赢家。

而影响几代人的金庸先生,更是日更的高手,上世纪50-70年代,金庸先生每天在《明报》白天写2000字左右的社论,晚上写5000字左右的武侠小说,坚持了二十余年,不仅著作等身,影响几代人,而且成为多个领域的赢家,让人羡慕不已。

那怎样才能成为像金庸、李笑来式的日更者呢?

其实想成为一个领域优秀者,其过程大同小异,但科学的训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成功的基本要素。

作为一个跑步菜鸟,可能刚开始只能跑1-2公里,甚至更少,如果要完成马拉松,谈何容易。可是坚持一段时间后,跑1-2公里就变得比较轻松了,逐步可以跑3-4公里了,两三个月后5-10公里也许不在话下了。

其实写作者也是如此,从写500字到特别能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不断进步,才会文思泉涌。

但这种进步,并不是与努力成正比的,毕竟存在瓶颈。这个时候就需要科学的训练和高人指点。比如马拉松跑者,跑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很难提高,这时一般会考虑饮食、睡眠、跑步姿势、每一段距离的配速等等,几方面调整后也许有突飞猛进之感。

而写作除了大量阅读之外,还要学习写作的方法和思考模式,掌握了这些方法,有可能实现快速突破瓶颈。

写作日更和马拉松跑者一样,都是通过挑战实现自我突破,只有坚持不懈努力前进才会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目标和价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湖光频映亭前柳,昨日芳香消透。应是负情如某,忍看东风瘦。 小楼梦里相思叩,古巷月光星斗。犹忆南康江右,入夜三更后。
    大观园贾大人阅读 3,294评论 16 11
  • 儿童乐园几乎是每个孩子都喜欢去的地方,但往往也会看到很多令人不愉快的场景。 一对烦躁的年轻父母将2岁左右的孩子从玩...
    艾米珺阅读 2,299评论 0 2
  • 反思昨日 在说话时尽量少谈隐私类事件,容易让人反感,不谈大家都不想提的话题,以免陷入尴尬境地。说话不能只满足自我的...
    若溪_阅读 1,209评论 0 0
  • 暮寒骤雨行人少, 柳断孤零欢颜老。 君忆否? 忆否去年归早。 凭栏怅饮纤云巧, 惹乱池边青黛草。 君知否? 知否今...
    劉海峰阅读 2,74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