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我从鱼水路出发,其实最初也没想着就跑普洱站,一念之间,出了单位大门就往西跑。想来很久没跑普洱站了。我一般每月或者节假日都会回昆明,而本来在周五下午比这更早些时间,我已经上了18:25从普洱始发开往昆明的C336次动车,到昆明站338公里,到达时间为21:22,历时2小时57分,再加上到普洱站和离开昆明站到家交通车约1小时,总用时约在四个小时。而换驾车回昆,那就六个小时往上加时间,加多少看我在休息区停车多久。
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从磨憨入境后,普洱站是第六站,位于思茅主城区西侧土桥公路旁,站前广场东边与穿城而过的昆磨高速直线距离不足50米,距城区4公里。
普洱站以“茶马古道、云滇驿站”为设计理念,结合地域特点,以当地最负盛名的茶元素为内核,立面主色采用普洱茶深褐色系,将民族图案融入建筑细节纹理,展示了中老铁路的绿色生态建设成果。
普洱站采用”人”字形斜屋顶,不仅具有中国南方传统民居风格,同时与四周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且有利于排水,适合普洱的自然气候。站房采用玻璃墙面搭建,充分保证了室内采光。车站设计尊重地形地貌,利用地形高差和坡度,巧妙地呈现出“楼外楼”的效果。
普洱站于2020年5月21日开工建设,2021年4月8日进入全面装饰装修阶段,2021年12月3日随中老昆万铁路的开通运营而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11998.7平方米,最多可同时容纳1500人候车,站场规模为3台8线。
普洱站站前广场为普洱国投集团下属基投公司承建,占地面积11.9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5969.7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8977.51平方米,其中地下三层停车场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广场容积率为0.09,建筑密度为6.99%,绿地率为23.92%。
《普洱日报》评论普洱站的建成,凝聚了全体普洱人的期待,也凝聚了无数建设者的智慧和辛勤汗水。从空中俯瞰,普洱站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俨然成为中老昆万铁路铁路上的耀眼风景。
我于傍晚20:32跑到站前广场,虽然太阳已落山,但天还未黑。 站前广场华灯初上,暖黄明亮的光洒满空旷的广场和茂盛的植被。附近的居民饭后有三三两两在闲逛或是坐在台阶上,有推着童车的妈妈带着孩子来的,也有带着蹦蹦跳跳的孩子来的。人不多,慢节奏,有着与世无争的宁静。
车站北侧出发口公交车场,站台上人迹罕至,户外停车场也是空荡荡,这里不仅没有人,停的车更少得可怜。反而是南侧到达口,可以看到等候到站的出租车排起了灯火的长龙,随着车顶LED显示屏由红变绿,火龙变青龙。
动车曾是普洱人民望眼欲穿的期待,普洱地处祖国遥远的西南边陲,虽然是云南省占地面积的地市,但境内98.3%均为山地,交通设施落后,这条铁路也是破天荒给普洱创造了通铁路的历史。普洱站也一度是普洱人民眼里地标,但是新鲜退却后,漫长的相处归于平淡。反而普洱一中旁边的一条名不见经传的路成了聚集点,太阳下山,暑气消退,群众自发组织互市贸易,水果奶茶烧烤,拥堵喧嚣热闹。我见过在这里最特别的酒吧,一面鼓,两把吉他,三四个文艺小哥,五六个服务人员,七八张折叠桌子,人行道上一排开,坐下的人一桌又一桌,路人桌前人,你看我我看你,相看两不厌。那些花巨资修建的钢筋混凝土,那些精心设计的景观,就这样静静地等待天荒地老。而一些无心插柳的寻常巷陌,却烟火升腾,熙熙攘攘。
跑完返程,路过一家民间流传的普洱一绝——袁老奶米线,米线店门面不大,跟很多早点店没啥区别,但这家店特别在于白天不开张营业,反而是天擦黑了才开门,就做小锅米线和米干,卖完就关门。为此很多人闻香而动,专程去吃她家的米线。米线帽子有些特别,是青椒肉丝,我买了一碗,还加了个肉盖,那是米线的灵魂,然后心满意足的拎着打包的米线跑完剩下的一公里路完成普洱站跑研。
2023年7月8日于北城家园